移至主內容

宜蘭市鄂王社區-社區簡介

2009/06/30 19:44
5,472次瀏覽 ・ 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一、社區簡介

 081 

        宜蘭市鄂王社區位於宜蘭河東岸,古時「西門溝」為宜蘭市西門重要的運輸航線,民間聚落昌盛,重要廟宇環聚,各式傳統商業市集、工匠眾多,民間活動頻仍。鄂王社區發展協會於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七日正式成立,面積0.1836平方公里,居民332戶,人口949人,有鑒於傳統文化逐漸流失,本社區協會為恢復社區共同記憶,凝聚居民情感,即積極開辦各類社區總體營造相關工作,包含社區會議、文史調查、人文及藝術活動、工藝產業、環境美化、…等,目的在於如何重現社區紋理環境形式及發展永續性的社區發展內容。

    漫步在社區的老舊巷弄中,可以體驗出城市老社區的種種過往回憶,磚牆、石道、古井、老屋…,傳統藝師的手藝,聽道不完的鄉野故事,藉由本社區導覽的介紹,讓我們一起來造訪及發覺這個豐富且難忘的西門故事。 

二、關於「藝術介入空間」和「西鄉情藝」

 

 032       
       文建會於97年正式推動「台灣生活美學運動」,其中「藝術介入空間」

是第一 個正式啟動的計畫,藉此希望創造藝術與社區合作的機會,提升視覺環

境的生活美學與拓展藝文環境,培養公民與環境素質的養成,增進藝文活動於

與生活的結合,將「美」的實踐落實在每一個公共性與自覺性的領域中「鄂王

社區」位於宜蘭市舊時西門所在,傳統藝師雲集,以前宜蘭多位重量級的「頭師」

皆出自於該地。唯現在市場的改變,此傳統工藝舞台沒落,社區少數匠師依然苦

力經營,勉傳薪火,有鑑於此,社區協會這幾年來也就針對傳統工藝的特色上多

所營造,目的在恢復自己的歷史記憶,重建社區文化的核心價值。此次「西鄉

情藝」藝術計畫在全國六十多個團體激烈競爭下,脫潁而出,獲得文建會的全額

補助與肯定,也為社區居民帶來相當的鼓勵與活力。

         有趣的是,此次提案的主要幹部,理事長林銘信與藝術家陳世強分別為該社

區舊時「大木」和「小木」師父的後代,一武一文,所提「西鄉情藝」藝術計畫

也結合了當地傳統藝師群與多位年輕藝術家,共同創作,並獲得社區內台電公司

提供百米長的光大巷圍牆空間,分為各項在地歷史主題,運用多種藝術創作手法

,協力創造具地方特色的環境景觀,在社區營造上實為難得的「夢幻組合」。

 

       

  

三、鄂王社區的人

 

091

 

 現任社區理事長叫林銘信,也是鄂王里里長,對基層事務非常熟練,噓寒問暖,辦

了不少常態性活動,不管再忙再煩,總是笑臉迎人,社區如果辦耶誕晚會的話,最適合

扮耶誕老人的非他莫屬。林銘信理事長很有耐心,在社區培養出很好的基礎,很多社區

耆老也因為對他的信任和誠意而願意挺力相助。對藝術來說,他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很尊重藝術和社造的理念,所以隨後的社區相關計畫也就相形得心應手,所以「西鄉情

藝」及後來的相繼計畫也就點、線、面地循著社區紋理慢慢地推展開來。

        在鄂王社區,有一群熱心公益的人。比如說,社區每個月定期的掃街大掃除,社區

攜老扶伴打掃的就有五十多人,這對習慣閉門造車的現代人來說是很難想像的。另外在

整理社區史時,召集阿公阿嬤來作耆老座談、訪談、蒐集老照片時,他們很殷切地要告

訴你很多東西,很多難得的物品、照片,他們都願意全部拿出來,大家有一種使命感,

就是很期待這個社區要經營。現在社區已開始如何永續經營的想像、帶動年輕一代參與

、社區紋理的環境景觀、在地價值的社區產業、公民美學、藝術再造…,我想如果沒有

前述的民眾基礎,這些想法也將天馬行空一般。 

 

       社區裏有很多傳業三代的傳統匠師,大木、小木、木雕、彩繪、石雕、車子仔…

(台語)很多,經過都可以聞到檜木的香味。另外這裡食品業也很多,製餅、做麵、

麻糬、壽司…都有。但後來產業型態改變,技術逐漸流失,轉行的轉行,有的長輩沒

機會交給後代,大都失傳,買賣也逐漸取代了製作。透過耆老訪談,知道社區內以前

有很多宜蘭重量級的〝頭師〞,這些百工技藝,從現在的角度看,它變成一種可以永

續發展的可能。整理社區史的工作變的很重要,耆老座談、訪談、老照片的收集…,

整理社區史時又發現其工藝史的特點,於是又著手整理工藝史,越整理越細,工作量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