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填山 敬請登山客發揮你一公斤的力量
愚公填山 敬請登山客發揮你一公斤的力量
※ 台灣山林祕徑之間,一群人默默揮汗築徑、尺寸向前!他們是「手作步道」的築徑人,以跨越時空尺度的工匠精神,修築、守護林間蜿蜒的山徑與古道。…手作步道,是近年國際間極受矚目的綠色運動。源於美國國家步道阿帕拉契山徑步道志工的經驗,對於自然山徑與步道的維護,主張:以手工的方式維護步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與周遭自然景觀融入;減少對自然山徑、環境生態的干擾。(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手作步道》) ※
移山填海,山高海闊,需要極大能量!滴水穿石,水弱石堅,力道卻很大!而《一公升的眼淚》,也許很不足道,但卻融化多少世道人心?淚水那怕只是一公升,但卻觸動你我內心最深層、最柔軟角落的生存故事,能夠活著、能夠幫助他人,原來是一件多麼有意義且幸福的事情!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登山之情不虛情,情皆可景;放眼之景非滯景,景總含情。而我們深信,每座山各有其景、都含其情,都會思考、均有性格,更有屬於它特有的語言!每一位入山攀登者都要與山一樣的思考,企圖去理解它的個性並與之對話。惟其如此,你才能登山的妙理堂奧,惟其如此你將能享受一趟妙不可言的山林身心靈之旅!可是,當你在享受山林之餘,是否稍微出點力為山林做點什麼?
雨開山徑流,石隱步道滑。日昨(2017.11中旬),有鑑於登嘉明湖的山徑步道長年來多處土石流失嚴重,且形成深寬之「沖蝕溝」,林務局特別以「手作步道」模式,發起登山客「1人1公斤,為永續嘉明湖步道而揹」活動,希望民眾入山登嘉明湖時能協助揹負土石到指定位置,回填沖蝕成溝的山徑。據悉,嘉明湖每年有超過2萬名遊客到訪,密集的踩踏加上豪雨沖刷,步道沿線有多處土石流失,山徑變溝渠日益嚴重,行走其上除了不便之外,更有安全疑慮,應該予以適時回填,藉以穩定蝕溝,防止擴大沖刷,減少災害與對自然環境之衝擊,協助大自然恢復地力。我們深信,積沙可以成塔!
千峰任雨沖,一徑入溝斜。路是人走出來的!雖然沒錯,但也因為人走得太頻繁,讓大自然無法自我修補,以致路況越來越差、路面越陷越深,最後竟然步道變水路,下雨天幾乎無法行走?當你上了高山,雖然也看過許許多多的「獸徑」,當地動物幾千、幾萬年來行走其上,雖然路痕也很清楚,但就不會像人走的步道會陷那麼深、那麼快?這些人走出來的高山山徑何以會如此「不堪」?除了登山客走的太頻繁外,一則登山的鞋子太厲害,二則登山杖太過尖銳,三則任何天候下都有人走,破壞力道暨大且久,山徑豈能不出「問題」?有解嗎?除了消極的「修修補補」外,又能如何?舊山徑不堪走,在旁邊或鄰近處很快又會被走出一條新路來,但舊路不能任其荒廢惡化,必須予以填補,否則新路也很快被波及而損壞。這也就是要「手作步道」的原因。
既行山水之美,又享修步徑之趣。行政院農委會在民國103年所修正通過的<水土保持技術規範>第131條就特別規範說,「水土保持施工,應善用自然力及自然資材,以減少對自然生態環境之衝擊。」這也就是「手作步道」的概念,「純手工」就地取材來鋪修步道山徑,用生態施作方式與環境密切相融,且跟現地之土質環境、樣貌相一致。這個工程不全然應該落在公部門上,你我都是登山愛好者也都是山林步道的破壞者與維護者!今日,步道山徑經過長年累月的踩踏,自自然然就會出現這些下陷、侵蝕與土石流失等現象,這無所謂的「刻意破壞」,現象既已造成且在快速惡化中,愛登山的你如果順路且背包也裝得下,又有一點體力與用心,那你不妨前去揹起一公斤的力道,相信山林因你的多一份付出與愛心,「明天會更好」!
~ 百岳老查 2017.11.23.
附 記:
1.一晴一雨路乾濕,半淡半濃山疊重。台灣山林祕徑之間,有一群「現代愚公」,無畏風雨與寒暑,默默地為維護修築山林路徑與古道而努力著!步道志工陳理德先生將實際參與「手作步道」的心得分享說:「103年11月份這次工作,30位步道志工在嘉明湖步道以現地素材與環境衝擊最低的手作方式,回填半個人高的沖蝕溝,工作一天半只能修復不到100公尺長度。」
2.本照片一引自2017.11.19.自由時報。林務局發起「為永續嘉明湖步道而揹」活動,呼籲登山客揹土石至步道5.8K的插旗處回填沖蝕溝(圖由林務局提供)。
本照片二引自2017.09.27.「環境資訊中心」網站,是合歡北峰步道1K+300m的沖蝕溝,以及山友們覺得不好行走,便從旁側箭竹叢走出新路徑,導致箭竹叢枯死,土壤也逐漸流失(攝影:步道志工陳理德)。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