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長壽所為何事?只要有夢就能看見希望
人生長壽後,所為何事?非暴力溝通倡議者馬歇爾。盧森堡:服務生命讓『愛』主導行為
145歲人瑞走過3世紀 最大心願「好想死」,總算在146歲達成心願。
人生沒盡頭!145歲人瑞走過3世紀 只求「死神」快敲門 2016-08-27 東森新聞
https://news.ebc.net.tw/news.php?nid=33957
145歲人瑞走過3世紀 最大心願「好想死」2016/08/28 10:07 今日新聞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60828/2219777
真的146歲? 印尼最長壽人瑞去世 2017年05月02日 07:36 中時電子報
蔡宜恩/綜合報導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502001026-260408
************************************
人生長壽後,所為何事?看到倡議『非暴力溝通』的馬歇爾。盧森堡的一篇文章:服務生命讓『愛』主導行為,讓我心有所感。
如果生命沒有目的,日復一日,時光流逝,今天與明天、昨天沒有不同,起床沒有任何的計畫要做,要再躺在床上不起床,也隨便。沒有對生命旅程的盼望,及要達成的目標,有活與沒活,實在沒有什麼不同,真是很悲哀。我想到老媽,她的『活著』這件事情的意義在哪裡?多活一天又怎樣?她會像其他大多數人一樣,一心想死嗎?我不知道,因為她沒有表達能力,每天看她的表情也還好,似乎已經接受了這個無奈的事實。對我來看,她的活著有一個重大的意義:人中風以後,還是有可能可以有意識的活著,還是可以享受生命,不是昏昏欲睡的活著,甚至是像植物人一樣養著。記得剛中風,有人預言半年後就結束了;有養護所預言這種情況,2到3年間,就失去意識進入植物人狀態,但是老媽已經五年半了,連身心障礙手冊都到期,要重新申請鑑定,聽說這次申請終於可以終生有效了。老媽這麼重度的失智殘障,對所有照顧長者的家屬,是一個新的希望。
從接近60歲到現在65歲,照顧老媽的這些日子,我生命的意義又如何?我從一個自哀自憐情緒低落滿身刺蝟,到現在能安撫自己,接受內在聖靈的指導,懷著相對喜樂平安的心態過日子,真是感恩。不是說今後就不會失去對自己情緒的控制,而是能很快的從負面情緒,轉化回正面情緒,知道自己過去的那一刻,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回復到平和的心態。這真是很美好的轉化,也是我自認為已經接受了聖靈親自的洗禮,成為基督徒的親身體會。那種有聖經上的疑問,很快的就得到解答;有恐龍行徑,聖靈很快的點醒自己;在周遭環境多年來不睦的人,奇蹟似的能和平相處;所遇到不順心的人,能很快的化解了之間的歧見;對之前只知道但做不到的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能放在心上,盡量不去麻煩別人。這些都從四年前,飛來一間教會到老媽養護所的地下室,我們每週做禮拜、參加週六小組聚會,三個月後老媽受洗開始。回顧過去,當時過不去的關卡,現在全部實現,而我,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是基督徒在我身邊呵護著我度過困境。我瞭解了這一切,都是宗教信仰給我的力量。
白白的得到恩賜,現在也要白白的分享出去。。。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老媽的中風開始,而我在老媽受洗換養護所後,上帝派遣了諸多天使,來讓我度過難關、更加認識主,最後又安排了老媽回到三樓的舊公寓,能抱老媽上下樓梯的印籍看護阿拉天使,讓我有機會接觸學習到老人照護的知識和技巧,對我而言,我活著的意義就是將老媽好好顧好,讓其他照顧長者的家屬能看到希望,也盼望老媽能成為上帝的器皿,榮耀上帝的恩賜。
正好看到「非暴力溝通」倡議者馬歇爾。盧森堡:服務生命讓『愛』主導行為。先父傳家格言:助人為快樂之本。我能有機會服務老媽在風燭殘年的生命,真是要有「愛」來主導我的一言一行。
盧森堡建議:
在你所列的每個項目前,加上「我選擇做」,
一旦承認某一行為是你的選擇,
就填寫以下的聲明來了解你為什麼要那麼做:
「我選擇做______是因為我想要______」
深入理解我們行為的動機
你在思考「我選擇做______是因為我想要______」這個問題時,
你會發現自己行為背後的價值取向 - 你在生活中看重什麼。
我確信,一旦意識到我們的行為有服務的需要,
即使工作很艱苦,富有挑戰性乃至舉步維艱,
我們也會從中得到樂趣。
--------------------------------------------------------------------
我選擇帶老媽回家照顧,是因為我想要和老媽朝夕相處,享受還有老媽的幸福感,同時破解一般人認為新手照顧者,沒有能力照顧親人的迷思。體現「專注」比「專家」更能將事情圓滿做成功。
2017/12/1 7:40補充:
一早起來,到老媽家處理完和印籍看護溝通煮菜和照顧老媽的細節,讓老媽今天睡晚一些,坐下來,再看一眼昨晚完成讀網路文章的感慨,更深入的看馬歇爾。盧森堡的文章,提到一般人行為動機的分類:
1. 為了金錢
2. 為了得到認可
3. 為了逃避懲罰
4. 不想感到羞愧
5. 為了避免內疚
6. 為了履行責任
----------------------------------------------
喔,我讀懂了我的動機,原來是希望被認可,要被看到雖然這是我第一個照顧的家人,但是因為我的專注和認真求知,照顧的結果,讓專家跌破眼鏡,有奇蹟的逆轉。。。馬歇爾。盧森堡在文章的最後寫道:
在仔細思考清單所列的各項事情後,
你也許會像我選擇放棄做心中沒有愛的事,
決定不再做某些事情,即使這聽起來似乎很激進,
但我們做有樂趣的事情是可能的,
我相信,我們越是投入服務生命的樂趣中 ,
服務生命是唯一的目的,讓愛主導我們的學習和成長。
這樣我們就不再依賴羞愧,內疚,
惱怒或沮喪的心理態度來從事任何事。
原來我的動機有一部份,是為了被認可,但我相信如果單純是這樣,怎可能支撐這麼久而沒有怨言?就像有人說我將這些放在網站上,是希望得到美譽,讚嘆我是孝順的。我想想如果真是這樣,臉書上偶而出現的讚嘆之詞,真的可能支撐五年多的時光嗎?如果是這樣,為何其他人最後會選擇共存亡呢?而我相信自己絕大部分是基於「服務生命」對母親的「愛」,而決定要好好照顧母親,要服務老媽殘存的生命,所以我可以讓愛主導我的學習和成長,最主要是有了耶穌基督的聖靈充滿,內心不再有「羞愧、內疚、惱怒或沮喪的心理態度來從事任何事」。看完自己的狀態,對自己有了更多的瞭解,有夢有希望,謝謝聖靈的帶領,感謝讚美主。
****************************************************************************
『當服務生命是你工作的目的時,越是投入服務生命的樂趣 ,讓『愛』主導我們的行為,這樣我們就不再依賴羞愧,內疚或沮喪的心理態度來從事任何事。』
在我們的語言中,有一個詞極易引起羞愧和內疚感,
這個詞就是「應該」,我們經常使用它來打擊自己,
它在我們的意識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例如:
「我應該早點知道」或「我不應該做那件事情」。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只是「應該」怎麼樣,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也就封閉了自我,
因為「應該」意味著我們別無選擇。
這使我們感到無奈和沮喪,同時又心有不甘。
除了「應該」這個詞,我們還會用別的方式教訓自己,
例如:「我真受不了自己現在這個樣子,我必須改改了」
那些強迫自己的人會說:我真的『應該』戒菸了,
另一些人說:我『必須』加強鍛煉
他們不斷地說他們「必須」做什麼,
與此同時,又不停地找藉口不那麼做,
然而,當我們註定要去服從「應該」或「不得不」的指令時,
不論它是來自外部,還是來自我們自身,
一旦順從了這些『不得不』命令,生活也就失去了樂趣。
盡量不要做任何你已經感到沒有樂趣的事情
因為我們行為的動機反映了我們是否愛。
當我建議「不要做任何沒有樂趣的事情」時,
有些人覺得這也很極端,然而,我深信,當你做任何事,
是出於對生命純潔的愛,而不是出於恐懼,內疚,羞愧,
職責或義務來選擇生活,
是愛惜自己也是尊重他人的重要體現。
許多年前,有個練習給我帶來極大的快樂和欣喜,
使我從此很少感到沮喪,內疚和慚愧。
下面我會介紹這個練習,希望它有助於人們
深入理解自己的人生選擇,並找到快樂的生活方式。
練習:用「選擇做」取代「不得不」
在日常生活中,你覺得哪些事情沒意思,
卻又認為自己不得不做?請將它們列在一張紙上。
當我第一次審視自己的清單時,
僅僅是它的長度就讓我明白為什麼我活得不開心。
我終於意識到,有許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復一日地去做,
是因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列好清單後,向自己坦白:
你做這些事情是因為你選擇了做它們,
而不是因為你不得不做,
在你所列的每個項目前,加上「我選擇做」,
一旦承認某一行為是你的選擇,
就填寫以下的聲明來了解你為什麼要那麼做:
「我選擇做______是因為我想要______」
深入理解我們行為的動機
你在思考「我選擇做______是因為我想要______」這個問題時,
你會發現自己行為背後的價值取向 - 你在生活中看重什麼。
我確信,一旦意識到我們的行為有服務的需要,
即使工作很艱苦,富有挑戰性乃至舉步維艱,
我們也會從中得到樂趣。
你也許會發現,清單上的一些行為
是出於下列的一種或多種動機:
1
為了金錢
錢是社會回報一個人的主要形式,
如果我們的行為只是為了得到報酬,
我們付出的代價是失去生活的樂趣;
反之,如果我們的行動只是出於對生命的愛,
快樂將會伴隨我們。
2
為了得到認可
像錢一樣,來自他人的認可也是一種回報。
受社會化的影響,人們渴望得到獎勵。
在學校時,學校使用外在的手段來激勵我們學習。
在家裡,如果我們成為好孩子,我們就會得到關注。
於是,等我們長大成人,我們誤以為生活的目的
就是為了獲得獎賞,我們迫切地希望得到人們的微笑,
聽到一點鼓勵,盼著人們誇我們是「好人」
「好家長」「好市民」「好員工」以及「好朋友」等等
為了討人喜歡,我們努力迎合他人; 為了避免招人嫌惡,
我們不做那些不受人歡迎的事情,於是,
為了博得他人的喜愛,我們費盡心思,委曲求全。
這是很可悲的,實際上,如果我們的行為
若只是出於對生命的愛,人們自然會心存感激。
一旦如願活出對生命的愛,我們所體會到的歡樂
是他人的認可永遠無法給予的。
3
為了逃避懲罰
有些人繳納個人所得稅主要是為了免受懲罰。
這使他們對每年度例行的納稅產生了抵觸情緒。
然而,想起小時候我父親及祖父對納稅的態度,
感到真是今非昔比。他們從俄羅斯移民到美國,
熱衷支持一個他們認為比沙皇更能保護人民利益的政府。
想到許多人的福利有賴於他們的納稅,
每次將支票寄給美國政府時,他們都無比地喜悅。
4
不想感到羞愧
我們知道,如果不做某些事情,我們就會責備自己。
我們認為不做那些事情是不對的,愚蠢的。
可是,如果為了體面而循規蹈矩,
我們最終難免感到厭煩。
五
為了避免內疚
如果我不做那件事,別人會感到失望,
此時我們就會擔心無法滿足他人的期許
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目的會給我們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
如果為了避免內疚,我們將活得很可憐;
如果是為了活出對他人的愛,我們的生活將充滿樂趣。
6
為了履行責任
使用「應該」,「不得不」,「必須」,「不能」「被迫」
這樣的詞語,意味著我們受到內疚,職責或義務的逼迫,
感到自己無可奈何。我確信,一旦生命的內在需要被忽視,
我們的行動對社會來說極具危險,對個人來說則極為不幸,
當我們認為自己無可奈何時,
我們不再是生活的主人,而是淪為了機器。
在仔細思考清單所列的各項事情後,
你也許會像我選擇放棄做心中沒有愛的事,
決定不再做某些事情,即使這聽起來似乎很激進,
但我們做有樂趣的事情是可能的,
我相信,我們越是投入服務生命的樂趣中 ,
服務生命是唯一的目的,讓愛主導我們的學習和成長。
這樣我們就不再依賴羞愧,內疚,
惱怒或沮喪的心理態度來從事任何事。
馬歇爾·盧森堡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