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 倒退原來是向前 花蓮台十一線石梯田人工插秧

2018/02/11 08:58
6,198次瀏覽 ・ 27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公民記者:朱水文

       春寒料峭的陰雨天,位於花蓮豐濱鄉的石梯坪,臺11線上的獨特風景,一群年輕志工在年老的引導下進行生命的真正體驗,從生活中的解讀書中的意涵,穿上雨衣與雨帽與雨鞋,彎腰隨者年長的腳步與手法,將秧苗插入水稻田中。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熟練的長者身旁放者臉盆,盆上擺放者秧苗,眼睛往前注視者秧苗線,行距之間一步一步後退插上秧苗。

退步原來是向前

照片
照片

梯田內有礫石頭會傷到腳,穿上雨鞋能保護腳,但碰到軟泥,雨鞋和軟泥間的黏著,增加行進的困難度,有人索性赤腳進入水田,方便行進。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水稻田的耕種,必須事先的整地,將土壤鬆軟!剔除堅硬的石頭。

照片
照片

灌溉水源是水稻的靈魂,如何將水引到田哩,灌溉水道的疏通,是首要工作!

照片
照片

豔陽下彎腰工作必須忍受太陽的酷熱,從田裡的裝置藝術發現的巧思,背上防曬的編織物!

照片
照片

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珍惜所獲的資源!

梯田旁由撒部.噶照(Sapud Kacaw)手做的裝置藝術[輕輕落下的種子]

照片
照片

梯田中間,由林克己Uton創作[土地的傳承]

照片
照片

道路的另一邊,馬浪.屋瓦日解釋如何利用一塊塊的漂流木創作裝置藝術,甕兼天燈的造型!

照片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