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銀髮族『保證保』‧其實是『保難保』 【轉貼自商業週刊】

2009/10/07 18:18
4,815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銀髮族保單,高保額不一定高保障買「保證保」就能沒煩惱?

 

針對50歲以上、強調免體檢、不問病史的「保證保、一定保」銀髮族保單,去年投保人數大幅增加,卻爆發多起「不一定賠」的糾紛,甚至成為壽險商品中,申訴率最高的保單。

【轉貼自商業週刊】

照片

撰文者:林正文

針對50歲以上、強調免體檢、不問病史的「保證保、一定保」銀髮族保單,去年投保人數大幅增加,卻爆發多起「不一定賠」的糾紛,甚至成為壽險商品中,申訴率最高的保單。
 
針對50歲以上、強調免體檢、不問病史的「保證保、一定保」銀髮族保單,去年投保人數大幅增加,但是這類高保費卻低保障的保單,卻爆發多起「不一定賠」的糾紛,甚至成為壽險商品中,申訴率最高的保單。

醫療沒保障、等待期兩年 引起理賠糾紛

為什麼「保證保、一定保」的銀髮族保單容易引起理賠糾紛?台新保代業務支援部協理孫傳益分析,主要的原因有下列兩項:

1.只有壽險規畫,沒有醫療保障:這類保單的保障內容為壽險加意外險,也就是只有身故或是全殘才理賠,但是高齡族群最需要的保障是疾病住院的醫療保障,卻不包括在內。

2.兩年內一般身故只賠保費,不賠保額:投保兩年內,一般身故並不以保額來理賠,而是以所繳的保費來理賠,也就是保單等待期長達兩年,但是如果是意外身故就可領回基本保額。

孫傳益指出,投保這類保單的人,在保險公司的核保標準上,多數屬於「次標準體」,也就是身體健康狀況已經有問題,例如:已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而這類族群,罹患重大疾病和理賠機率較高,所以如果想要透過正常程序投保,往往會被拒保。

因此保證承保的銀髮族保單,比一般壽險保單的承擔風險高,所以保費也比較高。以一般壽險為例,如果同樣50歲投保終身壽險,保額100萬元,年繳保費約4萬元,但是保證承保的保單,費用卻要6萬元,費用幾乎貴了快50倍%。這樣高保費卻是低保障,以台灣平均壽命78歲來看,從50歲投保,繳了28年約168萬元的保費,若身故只領到保額100萬元。

考量切身需求 3個方法加強醫療保障

保德信人壽首席壽險顧問黃志明建議,對於身體健康的高齡族群而言,進行保險規畫時,應該著重自己「下一刻就需要的保障」,也就是醫療保障該高於壽險保障。保險專家建議可採取下列3種方式,替未來醫療保障作準備:銀髮族保單,高保額不一定高保障買「保證保」就能沒煩惱?
撰文者:林正文

方法1》 低額定期壽險配定期型住院醫療險

由於年紀大的高齡族群,罹患重大疾病和發生意外的機率較高,因此不論什麼險種,保費都比年輕人高出許多。因此,高齡族群若想增加醫療保障,比較經濟的作法是:以低保額的終身壽險再以附約方式購買定期醫療險。

黃志明分析,高齡族群通常不用再背負房貸、子女教育費用等,身上的家庭責任將隨著年齡增加而遞減,所以壽險保額不用太高。至於定期型住院醫療險,黃志明建議,挑選住院日額與實支實付給付可以二擇一型的商品,費用不但比終身醫療險便宜許多,給付方式有彈性,可以選擇對自己比較有利的理賠方式。

不過,這種方法的缺點在於,一般壽險公司的定期型住院醫療險,最高只能夠續保到80歲,因此,80歲後的醫療保障,則必須自行準備。

方法2》 挑選終身醫療險,最好能領回保費

有部分銀髮族對於自己健康狀態有自信,未來不一定會用到醫療保險金,持有投保醫療險只是「預防萬一」的心態。針對這種有自信的銀髮族,認證理財規畫顧問鄒文煌建議可以投保「帳戶型終身醫療」。

帳戶型終身醫療險最大的特色是,使用的醫療給付是有上限的,沒有使用的醫療給付,會被當作被保險人的保額。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障期間身故,部分保險公司還以總保費加計5%~10%的利息當作保額,扣除已經使用的醫療保險金,被保險人的家人就可以領回剩餘保費當作身故保險金。

鄒文煌認為,終身醫療險保障期間可以高達105歲、甚至到110歲,不像定期型住院醫療險受到80歲的限制,可以顧及到人生後期的醫療保障。不過,缺點則是保費較高,適合保險預算比較寬裕的銀髮族。

方法3》 利用投資型保單,存醫療費用銀髮族保單,高保額不一定高保障買「保證保」就能沒煩惱?
撰文者:林正文

因為身體老化、機能衰退等客觀因素,老年人對於醫療的需求原則上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加重。但是為了支應這樣的需求,也不見得非買醫療險不可。孫傳益認為,高齡族群也可以考慮利用投資型保單,以每月定期定額存入保費的方式,當作未來的醫療帳戶。

投資型保單的好處在於死亡保費低,同樣保費可以買到較高的保障,而且投資帳戶和保險帳戶可以分開,累積的保單價值準備金,也能部分解約,在需要的時候提領出來當作醫療費用。此外,一旦投資時間拉長,累積的帳戶價值用來支付老年的醫療需求應該綽綽有餘。

以50歲年齡為例,每月繳費3,000元,並且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年均報酬率約6%的投資組合,繳費20年後,累積的帳戶價值約260萬元,這筆錢就可以當作70歲以後的醫療準備金。

不過,孫傳益提醒,投資型保單前5年必須扣除保險成本費用,所以累積帳戶價值不多,但是在第6年之後,帳戶價值才會隨著存入的金額累積。如果需要同時兼顧70歲以前的醫療保障,則可以再增加少許的費用附加定期醫療險。

根據保發中心的統計,國人沒有任何保單的人口約300萬人,其中50歲以上的高齡族群,占120萬人,可見仍有許多的銀髮族需要保障規畫。保險的用意是保障下一秒的風險,也就是將人生無法承擔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但對銀髮族而言,在替人生下半場進行保障規畫時,更應該先釐清自己的需求究竟是保障自己還是留愛給家人,選擇最適合的保單。

轉貼自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web/webarticle_38002_p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