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習犯罪 日治牢獄生活體驗
【記者鍾侑玲/嘉義報導】
你是否想像過牢獄生活?你可曾在日治時代的監獄中生活過一天?洪雅書房與青輔會聯合舉辦的「嘉義舊監人文行動營」,帶領你一起「預習犯罪」,體驗日治時期的牢獄生活。
嘉義舊監大門,剝落的油漆與褪色的匾額,見證歷史痕跡。記者鍾侑玲/攝影
建於1922年的嘉義舊監,曾經面臨拆除的命運,經過洪雅書房等人的推動下,終於在2005年由內政部公告為「法定古蹟」。活動舉辦最初的想法,只是為了延續與嘉義舊監的關係,並藉此與年輕人接軌,在相互刺激的過程中產生不一樣的創意與想法。嘉義舊監為台灣少數的監獄型古蹟,且平常並不開放給民眾參觀,主辦單位藉著這些特點,來吸引民眾參加,以嘉義舊監為發聲管道來「用營隊做文化運動」,開創民眾對於嘉義古蹟、舊式建築、老街、甚至是年老古樹的關心。社福三張靜怡與哲學三劉瑋婷皆表示,對於嘉義舊監的內部模樣感興趣,想體驗牢獄生活。
從2007年開始,主辦單位擺脫傳統硬化的導覽,在每一次的營隊中,不斷修正與創新,為老舊監獄重新設計不一樣的趣味玩法及介紹方式,譬如夜宿監獄、吃「牢飯」,或是給予參加者十五分鐘完全靜默的時間,為自己寫封從監獄寄出的「家書」等。洪雅書房店長余國信表示:「每個人都會做錯事,但在什麼樣的狀況下它會與自由有關呢?」藉著這次機會,他們試圖帶領大家一起「預習犯罪」,不僅一覽監獄中的「微型社會體系」,並藉著活動自我反思,體會孤獨與喪失自由的感受。
余國信認為,如果只參觀嘉義舊監這樣一個單一景點,無法真正了解它的文化意涵及背景意義。因此活動行程規劃以嘉義舊監為圓心,單車為交通工具向外延伸,探訪一連串平時從網路、地圖、甚至嘉義市政府網站都難以發現的相關古蹟景點,如夜宿與嘉義舊監同為木造房屋、在過去盛極一時的玉山旅社;參訪計算每個人一生罪惡功德的城隍廟等。然而,在看似互不相干的行程中,整體活動規劃其實以「拘禁」為核心。余國信認為,大多數的人受到刻板印象的影響,文化視野與思維皆受到侷限,希望藉著各個文化行程的參觀,與城市進行對話,帶領民眾打開自我文化思維。
這次活動除了帶領民眾思考外,也促使工作人員更努力督促自己。但余國信卻表示,過去自己因為忙於使活動順利運作,沒有時間提筆著書,未能藉文字與民眾產生更多共鳴,令他深感遺憾。雖然如此,卻已有曾參與活動的成員,選擇重複參與而變成工作人員的例子。
除了嘉義舊監的認識外,余國信也希望藉著活動,讓民眾更了解洪雅書房這類獨立書店的價值。他強調,每樣事物都要透過理解才會發現它的價值所在,「你看得見叫文化資產,看不見就是捨棄它了。」就像古老建築一樣,當大家不了解時,便視其為危樓,但當民眾了解其文化意涵後,卻成為文化古蹟或重要的地方資產。余國信指出,活動不希望以「教導」的方式,告知民眾何為文化、它的價值與否及它們存在的意義;而希望藉由活動讓民眾以對比性、文化性及想像體悟的方式進行論證,甚至更進一步與自我家鄉形成對照。
假使沒有這些文化產物,城市將成為徒有虛名的空盒。然而,富含文化意義的歷史古蹟保存了文化豐富的多樣性,建立人們與環境的連結,加深民眾的文化深度。為此,余國信等人努力做好每一個活動,在嘉義舊監十個梯次的活動中,每一梯次的活動皆與過去略有不同,期望一點一滴將文化的涵養,慢慢深植於民眾的心中。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