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大厝」 以美麗迎接死亡
【記者黃沛羽/雲林報導】
雲林縣手工藝協會在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舉辦真善美藝展,從十月十七號開始到十一月一日為止,主要展出包含手工香皂、編織包、拼布等手工藝品,但其中極具特色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棺木為素材的創作「彩繪大厝」,此次藝展希望藉由鮮艷動人的彩繪,改變一般民眾對死亡的負面態度,傳達「以最美麗的姿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概念。
此次真善美藝展陳列二十二位手工藝創作者的作品,種類繁多,但其中最特別的主角卻是「彩繪大厝」,所謂「大厝」就是閩南語的棺木之意。雲林縣手工藝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此次藝展的策展人廖月鳳,在環球技術學院進修時首次接觸大體美容,讓她感嘆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因此開始深思:「大家平常都會打扮自己,為什麼卻沒想過在生前為死後做準備呢?」看見陪伴逝者長眠的棺木,大多只有簡單地漆上黃色或黑色的顏料,廖月鳳開始想替棺木做點特別的改變。
色彩鮮豔的彩繪,希望改變一般人對「大厝」的負面觀感。記者黃沛羽/攝影
一般而言,體悟生死觀念的人不一定有藝術基礎,而有基礎的人大多沒想過以棺木為素材,一方面因為刻板印象,一方面忌諱死亡,但廖月鳳的想法,與同屬協會之一的資深彩繪藝師吳碧鯉一拍即合,促成了這次的彩繪「大厝」。吳碧鯉以前的作品多是以日常生活物件為素材,這次展覽的題材對她而言是種突破。她認為:「雖然人一生什麼都帶不走,但死了總得要穿件衣服吧?」為了改變一般人對「大厝」灰暗、悲傷的刻板印象,她特別選擇在中國傳統上象徵長壽的菊花,以及代表富貴的牡丹來當作彩繪的圖騰,並運用黃色、紅色等濃烈鮮豔的色彩,抹去棺木所代表的死亡陰影,與傳統棺木的莊重肅穆背道而馳。遊客吳小姐表示:「這真的很特別,我以前從來沒有看過彩繪的棺材。」
「我到現在還是不敢讓我爸媽知道我在做什麼,他們的觀念比較傳統,怕他們受不了。」廖月鳳表示。大部分人對她們兩人異想天開的想法不以為然、或嗤之以鼻,甚至覺得她們根本是在亂來。吳碧鯉表示,很多人都覺得她們只是隨口說說,不當一回事。所幸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張益瞻認為藝術不該設限,才讓她們放手去做。而她們的創作過程並不輕鬆,彩繪場地在斗六鄉下的小屋,不但得忍受小黑蚊的騷擾,還必須站上一整天。吳碧鯉回憶:「我還記得第一天去畫,最後累到開車時,單腳沒有力氣去踩油門。」
吳碧鯉希望藉由「大厝」藝術化,扭轉大部分民眾避諱棺木的傳統觀念,改用欣賞的角度去看待「大厝」,近而擁抱死亡。完成這項創作之後,廖月鳳對人生也有了另一層體悟:死亡之後,生前追求的名和利皆留不住,只剩下一身衣物跟「大厝」而已,所以希望未來能投注更多心力在公益上,畢竟只有付出與關懷的愛可以深植人心,不被死亡帶走的。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