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成龍濕地發展 提升居民認同

2009/11/25 03:21
4,530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江嬿玟/雲林報導】  

  時序入冬,候鳥紛紛停留雲林沿海地區的成龍濕地,是個賞鳥的絕佳地點。二十幾年前,成龍村多為農田,因颱風肆虐積水終年不退,加上當地地層下陷嚴重,便形成了這塊濕地,候鳥的樂園。口湖鄉公所也積極開發這塊區域,預計2015年打造為「口湖濕地生態園區」。

  目前成龍濕地以濕地體驗區為優先執行區,入口意象區及文史解說區則以植栽植生為執行重點,其餘硬體設施部分則待濕地體驗區及植生保育工作項目完成後,視後續發展情況而定。雖然目前當地政府積極建設,但居民多感受不出成效。成龍村居民李欣霖表示:「之前有聽說有在做,但目前好像都沒什麼動靜。」對於鄉公所預計將成龍濕地打造為口湖濕地生態園區的計畫,成龍村居民李瓊芳說:「樂觀其成!但認為實行上可能有困難。」口湖鄉公所農業課課長吳螺環則表示,此計畫分為三年三期的分區計畫實施,因進度稍有延遲,明年較能看出顯著成果。因前期鄉公所較缺少專業規畫人員,只能做零星的建設及活動,但現在與觀樹教育基金會及文化大學景觀設計系合作,整體計畫將會更加完善。吳螺環指出:「未來將以保育及觀光為取向,農委會希望將來能作為濕地示範區。」

原為農耕地的成龍村,現為汪洋一片的成龍濕地。記者江嬿玟/攝影

  雖然仍停留在第一期計畫,但鄉公所表示,保護濕地是一直在做的事。不僅設立警告標示,也定期派人巡查,禁止捕撈。吳螺環指出,鄉公所不可能24小時都守在那裡。於是居民自發性地組成社區巡守隊,一同保護這塊濕地,正好和鄉公所目前的理念不謀而合,先提升居民的認同感,讓村民能夠主動參與,而不是鄉公所埋頭去做,希望和當地居民共同為發展成龍濕地努力。

  「這裡本來都是農田,但颱風後積水就再也沒退過了。」李瓊芳說。成龍村二十幾年前多為農耕地,由於當地地勢較低且長年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嚴重,加上1986年韋恩颱風及1996年賀伯颱風來襲,造成海水倒灌,積水長年不退,便漸漸形成濕地。有些居民將濕地改做魚塭或採海菜,也有些任其荒廢,直到農委會承租並計畫打造口湖濕地生態園區,情況才見改善。濕地形成了類似草澤的環境吸引不少鳥類棲息。居民也表示濕地出現後,鳥類變多,有時也會看到鳥類觀察家特別來這裡觀察及記錄。

成龍濕地為賞鳥樂園,圖中為成群的白鷺。記者江嬿玟/攝影

  除了碧綠的水草及波光粼粼的水面,更有無數候鳥棲息於成龍濕地,如黑面琵鷺、黑頭白鸛、鴛鴦、澤鵟、彩鷸、小燕鷗、紅尾伯勞等保育類動物,也有長居於此的小白鷺。濕地形成後,這裡成了候鳥的天堂,也讓鳥友及鳥類觀察家趨之若鶩。成龍濕地不只是賞鳥樂園,也為當地帶來了豐富的生態資源。觀樹教育基金會即與成龍國小合辦「成龍濕地偵探社」,利用暑假帶著小朋友一起關心成龍濕地的生態及發展,並發行「小偵探特報」,充分將當地生態資源與教育結合,帶領孩子體驗成龍濕地自然生態之美,也希望能增進居民對這塊地的認同感,共同帶動當地發展。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