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練將》 看到不一樣的八家將
【靜報記者 吳佳玫/台中報導】一部好的紀錄片就是導演完全進入受訪對象生活中,捕捉一般表面下的更深意義。國立台灣美術館在十月二十七日到十一月二十二日舉辦「台灣紀錄片美學系列(二)紀錄青春:苦澀、掙扎與成長」。到美術館不只是看靜態的作品,也能觀賞更豐富內涵的紀錄片。
二十一日播映完《練將》之後,特地舉辦唯一的一場映後座談,由活動策劃人魏玓、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陳信行、《練將》導演韓忠翰、王振宇與鄒猷新主講,讓你對紀錄片有更深入的了解。
《練將》以八家將為題材的紀錄片,紀錄台東邊緣青少年的掙扎現實面,透過畫面來說故事,藉由影片呈現出台東環境、八家將文化,甚至黑道的生態。台東,被認為是邊緣都市,不論是地理、經濟甚至是族群都比較弱勢。練將者屬於台灣民俗文化的一環,刻板印象中,練將者也常被視為叛逆的孩子、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社會眼裡的問題少年。
《練將》中的兩名主角,柏曄從國中畢業後,不升學,繼續走廟,另一個冠勳要升學,退出那個圈子,是個很強烈的對比。生命的不可預料與不確定性。導演韓忠翰說拍攝《練將》給他的衝擊是「會覺得我們自己或身邊朋友在人生的道路可以選擇,例如選擇工作、讀大學或出國。但影片中的青少年,他們沒什麼選擇,一出生就有六個兄弟,爸爸每天喝酒,朋友、親戚認識的人就是那樣,影片中主角唯一可以選擇的就是只能到台中加油站工作。」
世新社發所教授陳信行表示,八家將跟正神其實是同一體系,都市人認為八家將是底層、偏遠和落後,事實上是不太對的,維持傳統形式、保守、紀律的八家將是所謂邊緣青少年,他們來保持傳統,而接受西方文化的卻是所謂都市小孩。他也說,這樣的紀錄片讓人有吸引力想看,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看完之後也會思考獲得了什麼。
《練將》導演韓忠翰、王振宇與鄒猷新在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的畢業製作作品,韓忠翰笑說:「一開始我們只是覺得可以到台東去玩,沒想到就拍了這麼好的題材回來。」
拍攝過程面臨許多困難,王振宇表示,一開始不知道該怎麼跟受訪者親近,因為紀錄片就是要進入受訪者的生活才能貼身拍攝。在影片中,他們從機車的片段開始建立關係,慢慢聊天與互動,韓忠翰說:「要拋開自己原本持有己見的想法,必須融入台東生活,和受訪者講一樣的話,吃一樣的飯。如果抱持一定想法的人就沒辦法進入那個狀態,也沒辦法讓受訪者接受拍攝者。」
每次拍攝都會有不同的題材,所以拍攝之前都必須先做討論,決定要用如何的觀點與高度去掌握這部片。拍攝最困難的是選擇主題。鄒猷新表示,我們拍了150卷帶子,當選取了特定主題跟觀點,就必須捨棄很多在影片中說不清楚,沒辦法講得完整或是覺得很好的畫面。
中興大學中文系學生林昌立本身對記錄片就很有興趣,他說:「平常就會來這裡看,但因為打工只能假日來看。我覺得《練將》這部很自然還不錯,美術館播的其他紀錄片我也有來看。但唯一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這種放映紀錄片的活動,推廣不多,這麼好的紀錄片,今天卻很少人來看,我覺得滿感慨的。」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