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文化 既微妙又難以言詮
登山文化 既微妙又難以言詮
~登山文化系列之一
※ 登山文化不能離開人,也不能離開山!登山文化開啟了對山林之美的感知與延展。其主體當然是山,而圍繞這主體的則有政府的山林政策、有官員的管山措施、有社會輿論的針貶、有登山產業的推波助瀾、有國際登山潮流、有登山客的實際攀登作為?而將這一切起了綜合作用,所產生的一種既微妙又難以言喻的東西,也許就叫登山文化? ※
一程山水,述說著一段山林文化的心語。文化是綜合性的,登山有文化嗎?登山需要文化嗎?登山文化與文化登山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登山文化的影響力深深地契入每一位登山民眾的生活之中。其實,山,就是一座文化寶庫,當你入山,享受山林文化的薰陶,人和山的和諧、人和自然的貫通,在如此氛圍下,你就進入山林文化寶庫中,得其時哉,得其所哉,豈會空手而回?
長天悠悠白雲籠山巒,行者似遊牧般的在山林放牧歌,馳騁山林,用最深的情愫,抒發著登山的滄桑!文化是累積的,從人們的生活經驗裡,點點滴滴所累積起來的。而人們進入山域去從事登山和攀岩等有關山林活動,從簡單的規劃、訓練、實務操作及系統化的建構,乃至於周密的山林篇章等,就是山林文化的一部分表現,都屬於登山文化的範疇。所以,沒登過山的人,他就感受不到登山文化的精采或精神?登山文化落後,登山運動的發展是乏力的、是沒有後勁的?因此,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有登山文化,會登山的人並不一定知道登山文化。簡單的說,登山文化跟人們是否砥礪出「直指內心,契入山性」有直接關係,一旦契入了,就能夠達到無礙、和諧的境界,也就是證入了「道法自然」的山林文化精髓了?
隨著攀登活動的逐漸熱絡,山行者在山林原野的自然序曲裡低吟淺唱,濃濃的清靜氛圍,在行山者澎湃的血液中流淌,讓走入山林者感受到、觸摸著大自然的情懷,而這種情懷又勾勒出些許山林文化意涵?行者欲語未語,一切盡在山林不言中。「夫大道不稱,大言不辯。(莊子)」這山林不言、不辯,是為大言、大道。盡管山林不言不辯但卻是不斷深化著,套句中國官方術語,就是要「抓文化」?文化需要抓嗎?抓得住嗎?可見文化本身是會散亂、飄逸與墮落的?更可能被某種力量所操弄著,或帶風向的?一個國家的登山文化以及提供登山文化載體的公部門密切結合,或相互扞格等,是判斷一個國家山林文明進程的重要指標,而這個指標更關係著登山民眾的「幸福指數」?這抓山林文化不是在唱大戲,而是要將其效益及正向影響更為深廣悠遠,套句中國的術語說:「抓文化就是抓發展、抓文化就是抓未來、抓文化就是抓民生」?也許,我們所謂的登山文化,不需要這樣的上綱上領,上綱到「戰略」的高度,而去胡抓一通?
行山者的山林牧歌,承載著山林文化的過往與未來,登山的婀娜姿影,總讓人興奮滿懷的吟唱著屬於山林那不老的歌謠!隨著山歌漫蕩,自由自在的與自然共舞!是以,登山文化是一種自由,需要被喚醒。傳統的政治提醒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因此,窗外的這個登山環境就這樣讓官員給輕易的禁錮了?管山公部門憑著其特殊的好惡及放肆的權力,曾經對山、對登山,劃出一條條難以跨越的界線,將山明水秀鎖進黑幕裡,最後在登山客結合廣大群眾的陳情、抗爭與不合作運動下,把它們逐一推倒。這種推倒山林高牆的善舉,就是登山文化的太陽。今日,登山界,希望已經出現,日後的努力也有了依憑,山林開放的改革進程,儼然跨出了一大步,但絕不能以此為已足!
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登山逍遙,來造成一個既美麗動人又可長可久的山林文化。登山,享受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相應的義務。登山,給人一種快感,但快感不是美感本身,山林之美才是美的源頭,人走進了山林,也跟山林互契後的一種心靈提升,於是登山的美感在心頭上源源不絕。登山文化要以自己的身分爭取到自主與尊嚴,她絕不是官員的禁臠,更不是政治的附庸!這是百岳老查想深入探討的「登山文化系列」之起心動念,也歡迎山友們私訊你的見解或意見,將我們的登山文化給建構起來,讓她和山林本身更相映相契,讓她更實際的和登山活動相貼近,讓登山文化回到宏觀本意,讓山行者自由自在地揮灑!
~ 百岳老查 2020.01.20.
附 記:
1.我們大都走在一條相似的登山文化路上,卻誤以為自己有多麼驚世駭俗、多麼的了不起?登山文化是一種登山精神價值和登山生活方式的總和?你的入山,你就一腳踩進登山這個文化圈裡面,而在裡面的你知道要「文化自覺」嗎?所謂的自覺,就是指行山者在登山歷史圈子裡,對這個山林文化有一點自知之明,並對登山活動的發展歷程有點認識。也就是,你對登山文化的一種覺醒、反省和創新?這個登山文化的良窳,直接影響著登山活動的發展路向?所以每一位登山客都該以身為登山文化的尖兵來高自期許!本篇是登山文化系列的開場白而已,並未涉及登山文化的實質內涵。
2.三流的登山是人管人,二流的登山是制度管人,一流的登山是文化管人。可見文化對登山、對國家社會都有一定的指標作用,「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線,將珠子穿起來成為社會。(龍應台」)因此,登山活動欲正常發展、要可長可久的運作,形塑一個健全而又有人文底蘊的登山文化,實不可少。這還有待我登山界共同努力!本照片是百岳老查於2011年9月的那一次奇萊東稜之旅,該行程由鍾秉睿(百力兄)所領隊,百岳老查任嚮導,在二號索道頭下方研海林道一帶所拍攝。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