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被遺忘的一隅——寶藏巖
尋寶緣起
穿越繁華的街道,手中沒有藏寶圖,轉個彎,就來到了這裡,映入眼前的是和前幾秒所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象,一個被都市文明所遺忘的聚落——寶藏巖。
在真正踏上我的尋寶旅程之前,寶藏巖在我的印象裡,是個被藝術創造的光鮮外表所包含的小鎮。但我卻萬萬沒有想到,在外界看似美麗的糖衣底下,所覆蓋住的,竟是如此長久且複雜的議題。
歷史共生活寶地
彷彿時空錯亂一般,前一分鐘公館的城市喧囂,和下一分鐘寶藏巖的與世隔絕,形成強烈的對比。寶藏巖這個名稱的由來,是由於興建於乾隆年間的寶藏巖寺。寶藏巖寺沿著觀音山而建,是當時附近居民的信仰中心,歷史悠久,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存價值。
寶藏巖聚落的發展始於民國40年代光復初期,當時政府播遷來台,帶來了大量的政治移民。於是寶藏巖這塊自從清領時代就有許多移民拓墾的散村聚落,因其位於需嚴加控管的水源地,便成為政府的軍事機密要塞。許多軍人便因此進駐寶藏巖。
當時台北地區由於人口急速膨脹,住屋嚴重短缺,形成了違建住宅當道的局面。而寶藏巖地區除了在軍隊進駐之前的六戶本省及住家外,其餘一律被視為違建。然而強烈的住宅需求,加上當時政府部門對民生建設的輕視,使得當地駐軍,因著觀音山地形的遮蔽,相互幫助,在上級單位放任默許的態度之下,利用簡陋的建材,搭建出一間又一間的違章房舍。
民國50年代以後,隨著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多的移民人口,都市建設無法趕上都市發展的快速腳步,同時也是寶藏巖聚落發展最蓬勃的時期。這段期間由於福和橋的興建和駐軍的撤離,留下來的老兵和新進的城鄉移民,自立營造出這個依山傍水的有機聚落 。寶藏巖文化村協會理事長張守禮先生說,這裡的房子,都是一個一個漸進式的搭建起來,我們對每一塊磚頭,每一塊石頭都有感情。「寶藏巖一個文化村」,張守禮先生現年七十七歲,十四歲那年隻身來台留學唸書,後來考取了軍校,目前擔任寶藏巖文化村協會理事長,委委道出了寶藏巖的聚落發展史。
這裡最多約有二百二十六戶四百多人口居住在此地,居民間的相處情形相當和樂,從他們每週四定期的一人一菜聚餐活動就可以看得出來。複雜的組成居民,在這裡過著跨越族群與文化隔離的共生生活形貌。然而這種情況到了70年代,台北市都市計畫中,寶藏巖被列為公園用地。當違建社區這個名稱被冠上,寶藏巖居民居住的合法性便受到了質疑。但從聚落初始發展至今,物質條件的貧乏、人口組成份子的複雜,使這裡形成了獨特的聚落發展歷史,寫下了台北市發展的集體記憶,而這些,並非簡單「違建」二個字就可隨意拆除抹滅。
都市計畫變更下的犧牲角色
寶藏巖隸屬於水源里,在全盛時期設置二個鄰。前鄰長徐玉蘭奶奶,同時也是寶藏巖地區目前居住時間最長的女士。她從就三歲跟著養母搬到這裡,見證了寶藏巖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對這塊土地有著難以言喻的深厚感情。然而,在民國六十九年,政府將這裡劃為台北市公園預定地,原本打算收回地權,將所有的違章建築拆除。原居民依照違章建築處理法可領取相關的補償金,同時社會局也針對個別的住戶,判定其身份是否可以承購或承租國宅。因此大多數的居名可以選擇承購、承租國宅或是其他建築物,以及放棄資格領取安置費用。
根據徐奶奶表示,當時他們家就是依照此條例辦法購得國宅。然而如今朝令夕改,文化局在大力推動之下,將寶藏巖聚落劃設為歷史古蹟保存區,寶藏巖地區的違章建築頓時受到保障不得拆除,原居民則在「現地安置」的理念下,得以選擇在預定的二年之後搬回自己的家園。至於這二年時間,居民可以暫時搬遷到中繼住宅,以每月五坪二千元的基本租金居住,或是領取人口搬離補償金,在外租屋。
但在寶藏巖由公園地轉換為歷史保存地的過程中,許多老一輩的居民如徐奶奶等,大多希望能繼續居住在這塊隨著他們一同成長的土地上。先前當政府決定拆除寶藏巖違章建築之時,就有多戶居民已經領取補償金或是購買國宅,因此當寶藏巖成為歷史保存聚落前,就已經喪失了繼續居住在此的資格。徐奶奶無奈的環顧屋內四周老舊的家具說,都已經活到這把年紀了,叫我搬出去這裡,就算二年之內真的可以整修完,我也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機會回來。
由於當時徐奶奶的大兒子已經購買國宅,因此徐奶奶喪失了繼續居住在寶藏巖的資格。然而在這裡見證了寶藏巖聚落發展過程的她,才是最足以代表寶藏巖共生聚落的活寶藏。如今政府在聚落保存的訴求之下,迫使居民搬離自己一手打造的家園,縱使之後寶藏巖獨特的住屋形式、歷史文化得已被保存,但是少了最重要的人文因素,寶藏巖還能是最原始的寶藏巖嗎?
誰埋下來的寶藏
多次探訪這座活寶山,同時也和在地許多居民們有所接觸。來自四面八方的居民們就像個別的有機體組成元素般,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穿越蜿蜒的小徑與街道,這裡給人一種山群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看不到盡頭的階梯,走著走著,卻到了另一個視野,看到了另一段故事。
來自台中的租戶李李明,在寶藏巖居住達七、八年之久。原本是版模工人,如今退休靠著台中兒女們的養育,在此過著悠閒儉樸的養老生活。平日以腳踏車代步,年約七十的他,身體看起來仍然相當硬朗。「現在叫我去扛重物,也沒有問題」
根據李伯伯表示,擁有多棟房屋的羅姓屋主,在政府強制搬離的政策下,急欲收回屋權,以盡快領取總計約五、六百萬補助金,便自行在政府所公告的強制搬遷日前先行斷水斷電。面對如此不人道的行為,支身居住在此的李伯伯,也只能忍氣吞聲,在沒有水電的情況下趕緊搬離。一向熱心助人的他,除了平日會提供草藥改善其他居民的身體健康,即使處於艱困的居住環境,也仍然不改以往作風,樂於幫助鄰居修理腳踏車。
居住在下方鄰長家隔壁的李金水,自豪的介紹由他所設計的西式房屋建築。推開一扇鐵門,走進去才發現屋內別有洞天。李金水一家從父親那一代開始就居住在寶藏巖,隨著後代子女們在教育經濟能力上的提升,李金水和兄弟們便開始量身定造西化的三合院住宅。一樓除了歐式庭院造景,寬敞的中庭同時也是大家庭三代同堂聚會的地點。
李金水面對政府強制搬遷的政策態度樂觀,他認為沒有什麼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以前環境那麼困苦我們都可以走過來了,現在只是要我們搬遷個二年,我就當作是度假,到和朋友共同經營的民宿去住一陣子也罷。」李金水愉快的表示。
現年五十六歲的李信蘭女士,本來是韓國華僑,民國六十五年嫁到台灣,跟著大他整整二十歲的先生於孝能過著刻苦的日子。由於經商失敗,於媽媽一家四口在民國七十年搬到了寶藏巖。一開始只是在此租屋,但後來由於無法負擔房東年年調漲的房租,只好向朋友借了一點錢,加上平上省吃儉用的積蓄,購買了現今的住宅。不到二十坪的住宅裡,牆上、桌上甚至於天花板,堆滿了大大小小的雜物,這些幾乎都是於伯伯在工作時撿回來的。七十六歲的於伯伯,身材比於媽媽矮小許多,退休後便在朋友的介紹下到中正紀念堂附近的大樓收垃圾,憑著一個月六千五的微薄薪水,加上榮民之家每個月補助的一萬一千一,勉強維持一家四口的家計。
於媽媽指著擺滿牆角的罐頭食品、開封過的食用油、調味料等說,「這些都是我家那老頭子撿回來的,沒辦法,沒有錢,只好湊和著用。」仔細一看,這些積滿灰塵的瓶瓶罐罐,幾乎早已過了保存期限。充滿著霉味與煙味的狹小空間裡,很難想像竟然有人可以長期居住在此,怪不得於媽媽會抱怨膝蓋上的風濕老是不會好,櫃子裡的衣服也是經常發霉。
隨著時代的演進,許多住戶到了下一代,經濟能力較好的子女幾乎都選擇搬出去,留下來的老一輩住戶,就成了獨居老人。老住戶過世以後留下來的空屋,就在政府管理不當的情形下,產生了其他居民,或是外來弱勢族群佔用的問題。這也是現今政府在安置居民時所遇到的房屋所有權問題,原居民因為自己本身仍然擁有房子,所以仍然可以被認定有居住事實,但那些外來的佔用戶,其大多為弱勢族群,在安置的過程中,便會造成定位方面的問題。
寶藏巖文化村協會理事長張守禮先生認為,目前文化局將那些具有低收入戶的外來佔用戶安置到中繼屋,是對原住戶不公平的處理方式。會有外來住戶佔用的情形,是由於當初政府對於空屋的管理不善導致而成。低收入戶的安置問題卻實有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