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臺生在陸 學歷、就業問題期待解決
早在1997年,臺灣就曾試圖頒佈「大陸學歷采認辦法」,且在此之後,已經有臺生開始赴大陸就讀。據中國統計局統計,1988年至2007年,取得大陸本科以上學歷的臺生達一萬四千多名。而臺生會理事長陳正龍先生估計,目前為止,已畢業及正在就讀大陸大學的臺生應在兩萬人左右。
教育部長吳清基日前表示「擬在明年六月前開放大陸41所大學學歷」,這使兩岸教育交流開始受到媒體和一些臺灣學生關注。但早在1997年,臺灣就曾試圖頒佈「大陸學歷采認辦法」,且在此之後,已經有臺生開始赴大陸就讀。據中國統計局統計,1988年至2007年,取得大陸本科以上學歷的臺生達一萬四千多名。而臺生會理事長陳正龍先生估計,目前為止,已畢業及正在就讀大陸大學的臺生應在兩萬人左右。「大陸臺生聯誼會」簡稱「臺生會」,于2001年以網站的形式創立,2004年成為臺灣內政部立案成立的正式社團法人。在「臺生會」網站首頁,記者意外看到「拒絕歧視,公平對待」的標語。大陸求學的臺生境遇究竟如何?記者特別製作了「臺生生活調查」的線上問卷。問卷特別針對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臺生,結果顯示:臺生到大陸讀書得原因,「想瞭解大陸文化」和「父母在大陸工作」是主要的原因;去大陸之前,最擔心大陸意識形態的占44%,擔心學歷認可情況的占34%;而真正到大陸之後,擔心學歷認可的比率上升至63%,意識形態為32%;對於兩岸教育的不同之處,「課程設置」和「師生互動」的比率分別在47%和53%左右;生活方面,44%的臺生希望入住外籍生特別宿舍,並且有59%的臺生建議學校加強宿舍、圖書館等硬件設備的建設;至於別業后意願,一半以上臺生選擇將留在大陸。學歷可否得到承認是目前臺生最關注的問題。陳正龍說:「臺生的被歧視感,主要來自臺灣對大陸學歷的不瞭解。很多擁有北大、清華博士學位的同學回台灣沒有辦法申請教職,而像我北大一位學長,他放棄北大博士學位而用本科生的身份報考公務員,這兩者的起薪和待遇差別很大。」提到教育部擬將承認41所大學,現在陸臺生認為不夠。應該對開放多少所大學,陳正龍表示,是否承認一所學校的學歷應遵守「四正一沒有」原則,即正式立案的學校、正規的學制、正規的求學(非網路、函授等)、正式的畢業和沒有歧視。就業亦是問題,有同學在問卷中直言:「到大陸讀書對於提昇職場競爭力的幫助有限。」陳正龍認為,臺生回臺灣后像從事教職和公職很難,民間商業團體雖不完全排斥大陸學歷,但也絕對不是優勢。而如果留在大陸,一來就業競爭激烈,二來,在大陸一般是由公司為員工提供醫療保險和部份住房基金,有些企業怕手續上的麻煩而對臺灣人敬而遠之。他也提醒即將到大陸讀書的學弟妹,「想好自己要什?,不要跟隨潮流而浪費掉青春。」
問卷結果顯示,畢業后希望留在大陸的臺生占半數以上,依據「臺生會」的統計,留在大陸和回台灣的臺生比例大約為7比4。「原因不僅是求職或學歷問題,還有生活方面,很多臺生,尤其是碩士和博士生在大陸交到男女朋友並且結婚。這一部份人中回臺灣的不到一成,臺灣對大陸配偶的審查過於嚴苛,對方願意到臺灣的很少。」
至於在大陸讀書的優缺點,問卷調查者給出了各種答案。優點方面,主要集中在增加「國際觀」,建立人脈、為以后職業生涯鋪路(由此觀念的主要是台商子女),政策優惠可以較輕鬆地就讀優質學校等;缺點方面則主要是學歷問題,孤獨感,氣候和環境的不適應,學習方式和壓力等等。像是其中一位同學的概括,優點是future,缺點是present,即可以幫助實現好的未來,卻必須承受兩岸現行狀況下的壓力。在與當地同學互動方面,除少數臺生認為兩岸學生無多大差別之外,大多同意「有所差異,可相互學習」。另外,「校園里貼了很多類似保持安靜、廁后沖水、愛護花草等標語,覺得幼稚又可愛。」「不要惹北京的女生,在賣場親眼看到一個20多歲的女生掌攉不規矩的男生。」「我們第一次開班會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在一群外省伯伯的包圍中,深刻的體會什?叫五湖四海。」問卷顯示,對於認可41所大學后可能有更多臺生到大陸讀書的趨勢,目前在陸的臺生無人反對,對於這些學弟妹,老臺生們在「臺生會」論壇上給出了各種建議,比如申港澳臺生特別獎學金,國際宿舍和普通宿舍如何選擇,選擇學校時要特別注意的事項等。在「臺生會」網站,有大陸幾十所大學的專欄,內容從學校介紹、招生、教材到臺生生活、心情、故事,意在讓更多的人瞭解臺生,瞭解大陸教育情況。當然,也有一部份臺生指出,大陸要適當設限篩選,控制學生的質量,以避免讓臺灣民眾認為到大陸唸書是很容易入學的,所以將臺生都看做是劣等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