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江就是一座學校:重回村廟,台江在地論壇的聲音

2010/01/14 15:27
5,884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文 / 吳茂成  (2009年12月27日)

編按:「台江在地論壇」結合政大NGO中心與社大台江分校、朝皇宮共同舉行,二十七日邀集了南北五十位社大與NGO執行長、幹部,共同探究「台江文化」發展的可能與想望。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在會中,也分享了921地震後的桃米重建經驗,企圖從地震後的桃米重建與水災後的台江經驗相對話,尋覓一條出路。本文乃為當天的論壇紀錄,提供給各界關心重建工作的伙伴參考~

從西方來說,當上帝認為你可以做什麼工作時,就會檢選你來做,從東方而言,冥冥之中自有老天安排,不論面對九二一或是八八水災重建,都是老天爺給我們的功課。

「台江在地論壇」結合政大NGO中心與社大台江分校、朝皇宮共同舉行,二十七日邀集了南北五十位社大與NGO執行長、幹部,共同探究「台江文化」發展的可能與想望,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在會中,從桃米重建經驗談起,他強調在地社區發展願景的重要性,必須找出在地特色,才能有所行動,文化才能有所累積。

這是開創的文化觀。

文化的新與舊,是一條線發展的兩端,連接著過去與未來。二十一世紀的文化觀,必須要有開創性與在地性,對內凝聚人民力量,對外連結外部社群。
 
2009年最後一星期,我們企圖從地震後的桃米重建與水災後的台江經驗相對話,尋覓一條出路。

我們要從這裡去看見未來的希望與途徑, 建構一個在地守護與發聲的網絡。
 

桃米重建經驗的反思

廖嘉展從桃米的重建經驗進行反思與分享,他說,桃米位於埔里東南方,可以說是最窮的地方,地方人以為自己住在垃圾之地。在地震後,受到邀請的廖嘉展進到桃米,當時發現社區有幾個問題,第一是在地人外流,直到地震之後,年輕人回來照顧父母,想到若是沒有產業,還是會再離鄉,他們認為文化活動只是一種消遣,要有產業才能發展,因此大家都在思考有無發展新的產業的可能性。第二個問題,傳統的竹筍產業沒落,但是,這些竹筍園是不使用農藥,讓地方生態保存,成為可能。

桃米的重建經驗歷程,先邀請不同的學者專家到地方,為村人上導覽解說課程。廖嘉展進一步說明,桃米位於日月潭的路線上,大家一開始無法想像遊覽車會進來,特別這裡是丘陵台地,一般的想像,只有溼地才有豐富的生態寶貴資源。
 
於是,從實際與想像的困境中,桃米社區展開了在地守護行動。
我認為這是在地化的必然奮鬥過程,與台江先民一樣,誠實而勇敢的面對土地,重回土地,我們才能有生機,才能在地安居。
 
因此,桃米就從在地的生態資源調查中,發現了蛙類資源。此外,也從文獻研究,參考國外經驗,發現生態旅遊可以成為國家經濟來源,特別是歐洲地區一直在發展生態社區。

於是,廖嘉展與桃米村人,開始有了新的想像,思考著有沒有可能結合生態,發展桃米新的生活模式。

他們慢慢往這個方向前進。然而,生態村的概念,在與人分享時,並不是大家可以理解的,廖嘉展坦言,這也是面對生態旅遊產業的一種挑戰,因為,一般人很難想像靠著麥克風就可以有飯吃,直到,特生中心的彭國棟先生,帶著大家進到社區調查,才感動了很多村人。
 
實作參與,往往才是發現希望的不二法門,從參與中,人與人的對話,人與土地的互動,一種默會的經驗與知識、希望,才能順勢展開,被看見,被分享,否則一切,還是流於想像與空談。
 
廖嘉展說,當時很多年青人,以及不同年紀的村人,是經由彭國棟老師的熱情,進而受到感動,他們看到老師在做調查時,就主動協助調查,剛開始,有很多朋友因為這種非課堂的學習,透過探索互動的過程而被「電到」,近距離的看,聽老師精彩解說時,獲得了啟發,觀念才有改變,才發現讓自己以為很差的故鄉,原來是這麼美,愛鄉的情與心,就發生了。

因為,在社造中,社區認同是最關鍵。廖嘉展在反思桃米的重建過程中,也就認同問題,向與會的台江夥伴們提問,他說,在台江獨特的人文歷史區域中,大家共同認同的是什麼呢?

他認為願景的產生,才是關鍵的社造過程。因此,特別到紐西蘭參訪,發現當地人強調願景的重要,回到台灣,就找了很多政府單位來談,但是很灰心,他說,大家強調復古,不認為生態有用,批評書生只會桌上畫畫,做文史豈能跨到產業。

但是廖嘉展從人與人的互動中去思考,去思考生態村如何結合產業,讓在地有發展的可能性。

他認為,慢慢讓一些人,進入到如何分享生態資源,進到愛護故鄉的過程中,這是絕對性的關鍵,不過,這是需要時間,進行辨證、討論,不斷交換各種想法,檢選不同的人進到實踐場域,所以,只要有人願意來,二、三人信心堅定,只要有信仰的堅定的力量,就可以讓人敬畏。

從桃米的重建經驗中,廖嘉展也發現行動檢驗的重要性,特別是非營利組織自我的檢驗,透過自我檢驗,才能讓非營利組織有力量發展。他說,在九二一災後,思考如何讓不同的資源結合,當時有農委會的生態計畫,就在桃米實施,這個計畫每年有三到五百萬的經費,培養了生態工法的技巧。同時透過新故鄉用點工購料方式來進行,這個計畫很重要,透過當地人對當地的了解,形成在地獨特的工法,避免桃米被大量水泥化,也培養了一批新的就業人才。這群人一直在民間景觀工程參與,間接推廣了這種工法。

於是,非營利組織透過這樣的跨領域工作,建立了夥伴關係,廖嘉展表示,他們很清楚民間與政府要建立夥伴關係也是很難的,同時,政府雖然在文史方面編列很多預算,但是在稿費的編列是很低,反應在這些重建資料與檔案,無人認為是有價的,人文好像不值錢,長期以來都被忽略。

不過,在實作參與的重建經驗中,廖嘉展有一些發現,他說,從如何形成夥伴關係的過程中,他們有了更好的經驗,這樣的經驗累積到一定的長度與厚度之後,才能改變社區。因為很多社區不知自己要成為何種社區。讓自己有自信、驕傲的、分享的社區魅力,往往未被累積出來,社區營造的經驗要累積到一定程度,才能被論述與肯定。他說,社區發展的面向很多,但是主軸的面向是很重要的,策略上也很重要,生活化的發展,社區照護、醫療,以及如何讓經驗與人分享,在這種分享中,社區的身分證才能被人看見。

回顧桃米重建經驗,廖嘉展認為一個社區在做願景與推動工作時,已經有很多事,已經很辛苦,無法同時接很多不同部會的計畫,這是必須要取捨的地方,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因此,未來在生態旅遊與生態村的發展上 ,就是桃米未來的十年的課題。
 

台江經驗的回觀

桃米重建經驗從危機到轉機,從離鄉到回鄉,共同探究著故鄉環境土地的經營策略,環扣著自我生命,故鄉發展的深切問題,這樣問題,究其實也就是人如何重回土地的問題,如何建構一個現代桃花源的歷程。

從台灣社區發展經驗而言,一個社區要不是有了危機,才能即時激發內在的反思及參與的力量,否則,就要有願景的生機,才能觸發外在環境的改造行動。
 
回觀台江在地經驗,「一同打造社區花園」陳建明老師就指出,公民美學就是參與,他以在地觀點與南北夥伴對話,做為桃米重建經驗的對話框架。

事實上,公民美學是一種民間自覺與創作的行動力量,透過公共參與,共同看到在地問題與想望,共同管理公共事務,促使政府不要亂花錢。

陳建明認為,社大有力量的教學就是引導,連結學員與鄉親彼此生命的信任,找到共同存有的節點,因此,打造花園也是打造心靈,因為天堂就在我們的身邊。社大林朝成校長也呼應,在地人才能了解在地事,才能對外界對在地的污名化,展開論辨與對話,因此,在地人才的培育與發展是很重要的工作。
 

論壇的起點

這種在地與外部社群的對話,也是此次「台江在地論壇」的核心重點。

因此,論壇的起點,就是在促進南北社群、地震與水災社區重建經驗的對話,因此,論壇的開始,就先重回走溪流歷史之地,實際參訪「淵海佛祖」廟,南北NGO夥伴在古廟前相見歡。隨後進到社造之地─吃水堀夢想平台,喝一碗大道公茶,潤喉養心,嘗一口「百草糕」,回味古早情,在夢想平台吹風談天,逐步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了解與信任關係。

吃水堀夢想平台也是台江分校的教學實踐場域,二棵大菩提樹下,師生用一學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