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藝術家陳思含個展 華夏科技大學圖書館附設藝廊舉辦
【警大時報督導 彭 可/新北報導】
知名藝術家陳思含個展 華夏科技大學圖書館附設藝廊舉辦
根據資深媒體人中時記者葉書宏先生報導,華夏科技大學6月1日至7月31日邀請藝術家陳思含於校內的圖書館附設藝廊舉辦個展,藝術家將第4次進行這項計畫,為期2個月的展覽期間,邀請民眾參與,帶一件不再需要、不想繼續擁有的東西前來看展,同時也可以帶走一件別人不要的東西回去。藝術家希望過程中,參與者能重新思考「擁有」和「遺棄」物件的態度與價值觀。
藝術家陳思含(右)與經紀人趙夢琳(左)佈展現場。
藝術家陳思含與經紀人趙夢琳老師同時表示,華夏科技大學座落在中和南勢角,歷史上緬甸華僑聚落的社區,鄰近的華新街又名緬甸街,以東南亞異國風味餐廳小吃聞名,新住民、移工經常造訪,希望學校學生、教職員,以及在地社區民眾能加入計畫,在展覽場域中創造更多物件流通,呈現該地緣文化特別豐富的不同文化觀點,讓參與者和看展的民眾再次思考物件之於人的關係,物質與消費的意義。
「警界孔子」,前警大教授 、中央警察大學教授兼主任、台視《台灣變色龍》評論人、八大第一台《暗光鳥新聞》主持人 ,前環球科技大學文創學院院長、 華夏科技大學副校長兼商管學院院長 ,現任:双子衛星電視台首席顧問知名主持人、崇右影藝科技大學副校長兼表演藝術學院院長、 影視設計學院院長 高哲翰教授指出, 《裝不下的記憶》是藝術家陳思含的一項持續多年的參與性藝術計畫,探討在物資豐沛的現代,「人」與「物」關係的社會實驗。2009年、2010年、2019年分別在奧克蘭科技大學Snowwhite Gallery、台北覓空間,以及衛理女中展出。
高哲翰更指出,陳思含出生於台北,政治大學廣告系畢業,於廣告公司工作後前往倫敦,轉而就讀藝術創作。 2007 年倫敦藝術大學聖馬丁學院碩士畢業。對不同文化、階級的人理解事物歧異感到好奇, 創作來自一種對當代生活的質疑,反思自身感知知識經驗理解下產生的矛盾衝擊,尋求貼近現實,提供一種重新詮釋的可能性、浪漫的生活解決方案。
作品透過凸顯環境中習以為常存在的事物,創造不尋常的情境和關係,在尋找答案的實驗過程 中,創作成了自身與人們溝通的界面,交換價值觀的途徑。其創作著重行為過程以及參與經驗, 以裝置、行為、事件、影像、文字等方式紀錄過程,留下曾經存在的情境故事,2009 年前的作 品通常由自己親身經歷體驗,爾後的作品引導他人參與。2009 年先後於紐約 ISCP、紐西蘭奧 克蘭科技大學駐村,2014 年於台北國際藝術村駐村,2015 年參與印度 KHOJ 國際藝術工作坊- 浦那。目前於台灣持續創作。
華夏科技大學孟繼洛董事長指出,《裝不下的記憶,二〇二〇在緬甸街》展出三件人與物關係的作品,呈現了藝術家不同時期對同一主的題探討;化身為商店的展覽空間,利用學校歷屆畢業展後堆積於儲藏室的木料層架,重新設計再利用,成了現地製作的裝置作品。
華夏科技大學校長陳錫圭表示,陳列自2009年計畫初始至今,來自紐西蘭、台北不同地方,幾百位參與者留下的物件和故事,商店中的背景影片重複放映著藝術家2011年拍攝福和橋下市場的二手商品影像,而踏入商店前,玻璃櫥窗播放了藝術家關於人與物關係的第一件創作:《許個願吧!(一)》,影片中被放置在華盛頓公園的噴水池前的物件是藝術家2009年在紐約駐村四個月期間,行走城市中隨機收集的被丟棄物,她將它們重新陳列於是公眾噴水池前,為容器盛滿水、寫上make a wish,企圖賦予物件新希望,述說了計畫創作的脈絡。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10003327-260405?chdtv
https://ocac.com.tw/index.php/zh/artists/item/132-2015-08-06-10-35-40
「警界孔子」,前警大教授 、中央警察大學教授兼主任、台視《台灣變色龍》評論人、八大第一台《暗光鳥新聞》主持人 ,前環球科技大學文創學院院長、 華夏科技大學副校長兼商管學院院長 。
現任:双子衛星電視台首席顧問知名主持人、崇右影藝科技大學副校長兼表演藝術學院院長、 影視設計學院院長 高哲翰教授。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