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師傅的“功夫”麵線 技藝傳承閩南美食
麵線,是閩南的一道特色美食。
相傳宋元時期,手工掛麵工藝隨中原人南遷入閩,彼時,手工面線融入閩南,並因其面身潔白纖細,蘊含有富貴吉祥、長命百歲的美好寓意,逐漸成為閩南人迎賓待客、婚娶敬神的“常客”。長久以來,古早味麵線以一根綿長的弧度,竟貫穿了閩南八百年的光陰。
照片
前手拉後手擺,將麵團搓成虎口大小
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以洪師傅為代表的幾位手工面線傳承人,他們用自己的執著續寫著手工面線的歷史。清晨5時天還沒亮,洪師傅早已在此做準備工作。穿上工作服,戴上腳套,做好手部消毒,洪師傅走進這間散發著淡淡麵粉香的工作室,開始新一天的忙碌。
照片
將條狀麵團進一步搓細,直至搓成手指粗細
照片
“上梯仔”,是以“8”字手法將麵線纏繞於麵竿架上
如今已63歲的洪師傅是晉江人,從15歲便開始當學徒做面線,這一做就是近50年,早已練就了一身搓、拉、盤、甩的真功夫。
照片
利用面竿箠反復拉伸,將面線拉到極細
照片
午後曬麵,洪師傅仿佛牽著心愛的姑娘跳舞
洪師傅說,遵循古法制作手藝的麵線,要經“攪壺、割䊞、捉䊞、搓大䊞、搓二䊞、搓䊞仔、上梯仔、劃䊞、拉麵、曬麵、拾坎”十一道工序,曆八九個小時才可完成。
步驟繁瑣,需要十足的功夫,更需要十分好的心態。(記者 黃翠林 郭雅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