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手作陶板鑲嵌校園 文光國小畢業生留回憶

2010/03/18 16:53
5,959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靜報記者 湯雅方/台中報導】台中縣沙鹿鎮文光國小將地方窯文化融合在課程和社團活動裡,並加以發揚推廣,畢業生今年首度將親手做的陶板作品,鑲嵌在校園裡成為裝置藝術,希望能維繫學生與母校之間的認同感與情感,學生們也說:「以後一定會再回來看看。」

擔任文光國小六年乙班導師同時也是家長會業務助理的陳文蕙表示,以往會針對六年級生編列預算的餘額,購買一些書籍回饋給學校,這項做法是希望養成學生「回饋」的心,但是今年家長會開會決議採取不一樣的做法,留給孩子不一樣的回憶。

這些陶板作品主要是由學生刻畫設計,但因為上色的部份困難度較高,所以最後再由家長會長及陶藝推廣教師陳維銓上色,至於顏色的選取部份則是學生寫下自己所想要的顏色。陳維銓表示,學生的作品主題活潑且具有想像力,作品本身往往反映出內心的想法或是個人特質。

文光國小六年乙班的李其家說:「我的作品是『企鵝』,那是我的綽號,因為我走路的時候,屁股會翹翹的,大家都叫我企鵝。等我長大的時候,我想我也會回來看這些作品。」他的同學黃愉紘表示,他不只這次接觸陶藝,以前在人文藝術課時也會捏陶,做杯子、筆筒等,這些現在都擺在家中酒櫥裡作擺飾。

照片

陳文蕙指出,在刻陶板之前,甚至是以往在做每一個作品之前,都會先和孩子討論、溝通他們想要表現的主題或是特色,之後才讓他們動手做。孩子所呈現的作品,都會反映出他們個人的特質,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陶板裡有項作品是『蝸牛』,那這孩子本身的個性就是被動型的,而且很害羞;另外還有『螃蟹』,這個跟其他的螃蟹就不太一樣,兩隻獒高舉,有一種攻擊性的感覺,這孩子其實就帶有一點霸道的感覺」,陳文蕙分享著。

陳維銓表示,因為他本身就是陶藝家,而沙鹿的窯文化也在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就想將地方特色與學校作結合。以前那些陶藝作品讓孩子帶回家,經常會有損壞或者遺失的情形,現在這些陶藝作品鑲嵌在校園的牆壁上、走廊、洗手臺等,就可以永久保留,甚至變成學校的特色。

日據時期沙鹿窯就相當知名,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早期的陶藝作品主要為水缸、酒甕、罈、罐等,沙鹿窯因土質關係較粗糙,還有龜紋裝飾。沙鹿窯角缽稱為「角硿仔」,據說是沙鹿窯場特有的形制,故又稱「沙鹿缽」,當年全省許多窯場老師傅皆師承自沙鹿地區的窯場。

照片

文光國小曾於民國九十八年時與沙鹿鎮農會合作,推行「金色大地專案計畫」,教導學童認識植物種類及培育方法,種植並觀察植物隨時紀錄其生長及變化情形,讓他們親自培育照顧植物盆栽,並發揮創意運用巧手製作盆栽的外盆。

陳維銓表示,那些植物盆栽的盆子是用陶土捏成,陶土的成分是稻土、花生的土壤等,經由特殊處理過後成為捏陶用的陶土。文光國小藉由這些活動讓孩子認識家鄉的特色,甚至是讓他們養成「環保」的意識,例如在校內一些柵欄或是公佈欄等,都是用回收再利用的材料製成的。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