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抗議政府無預警停灌 台灣農民怒吼:缺水是天災 停灌是人禍

2020/11/06 16:46
2,477次瀏覽 ・ 1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 Gilbert Chin

11月4日上午,台灣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區的農民連同民意代表和民間團體聚集在行政院門外開記者會,抗議蔡英文政府日前因應缺水問題而執行的無預警停灌政策,把部分區域的農業用水完全停掉。他們批評政策來得倉促亦不合理不合法,讓農民蒙受莫大損失,並促請政府不要再重工輕農,犧牲農民利益。

 

缺水是天災 停灌是人禍

 

「政府一聲令下把水關的死死的,我的心在淌血啊...」竹北農民田守喜一臉無奈,手上拿著一根還沒熟成的稻子。他批評政府每一次遇到水資源問題,第一個遭殃的總是農民,忘記了台灣是以農立國,農業是國家的根。他更哀嘆自己苦心種植的稻穗再經過兩次灌溉就可收成,現在卻只能看著它們一一枯死,非常心痛。田老先生期盼政府明年不要再重工輕農,剝削農民權益,更說道:「電子產品不能當飯吃的!」

 

彰化農民許文烽則提到缺水是天災,但是停灌卻是水資源分配的合理性與公平性的問題。他批評農田水利署,已經變成「農水轉用署」,把農業用水轉給工業,要求農委會與相關農業部門必須站在農民的立場,保護農民權益。他也提到,政府的停灌政策不只影響老農,更影響青農,那些自我品牌的經營者,甚至他們的員工也可能因此失業,結果損害的是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發展,這不是依靠事後賠償就能解決的問題。

照片

▲彰化農民許文烽表示停灌政策對農業生產鏈上下游都造成巨大衝擊/攝影 Gilbert Chin

水資源分配不合理不合法 應強化農民話語權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許博任表示,台灣水資源面臨氣候異常問題,出現水量短缺的情況,因此要減少水的使用量是理所當然,但實際上水資源的供應網路供應的不只是民生用水,也包含了中部科學園區、新竹科學園區等工業用水,而現在工業用水卻照常供應,他質疑政府違反了水利法第18條,用水優先順序上農業應優於工業,以及第19條,除非民生用水受影響,否則不能限制用水的規定。他認為共體時艱應有共體時艱的方法,不應只犧牲農業利益。而且各水庫都早有規定,列明在不同的缺水情境,工業、民生、農業的用水各自要減多少供水量,可現在卻把農業用水直接歸零是不合理也不合法。針對蔡政府的停灌政策,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批評身為法治國家,政府的行為應該要可預測性,必須依法行政,否則與對岸沒什麼分別,並形容政府只給予農民短短十天時間申請補償,申請時間期限不符合國際慣例,態度囂張。

 

另外,許博任呼籲當局應強化農民話語權,改革農田水利署。昔日農田水利署的前身農田水利會是民間組織,裡面有農民直選的代表,但自從納入政府體系後,卻沒有相關的民主機制,裡面全是公務員,因此呼籲政府改革,讓農民走入農田水利署,參與農業相關決策小組,才能保障農民的權益。

 

促請政府與全球接軌 提高環境政策治理層級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志工柯建佑提及,根據中研院2018年的研究已指出今年可能會出現缺水情況,但政府卻沒有因應這份研究而行動,擔憂未來若有同樣的情況,政府能否有效解決問題,他呼籲政府儘快提高氣候變遷的治理層級,跨部會處理水資源、環境及農業發展問題,同時也呼籲政府宣布碳中和,與全球接軌,向國際展示對抗氣候變遷的決心。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敦促當局儘快通過開徵耗水費的法案,對用水大戶包括石化業、電子工業等開徵費用。針對農民損失,她倡議除了政府以外,工業也應該向農民賠償,負擔百分之40的休耕賠償費。

 

最後,行政院經濟能源農業處副處長林煌喬出來接收請願信,農友們提出五大訴求:

一、缺水是共同課題,不能總是讓農業獨自承擔

二、停灌、休耕對農民損害大,不應成為經濟部的優先選項

三、政府應提高氣候治理層級,面對未來可能更多的氣候問題

四、各部門進行整合,跨部會協助農業產業升級,發展「韌性農業」

五、進行停灌、休耕時,事前必須提早通知,讓農友做好準備,降低損失

 

林煌喬承諾當局會在兩周內給予回應。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