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VAC 另一種視覺藝術
在繁忙快速的台北市中心,有一個所有喜歡攝影的人不可能不知道的地方,在長安東路跟遼寧街的巷子裡面—「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TIVAC」,身為台灣現代攝影的重鎮已達八年之久,在執行長全會華的帶領之下,為了在現代攝影藝術做了許多努力,除了舉辦攝影展之外,還定期舉辦各式各樣與攝影相關的座談會,以及TIVAC 365傳統攝影獎等等,對於台灣攝影的發展不遺餘力。
TIVAC的前身為在當時在八德路上的台北藝廊,在八年前由現在的執行長全會華接手後,改名為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在一次的訪問當中,全會華曾經表示,接手之後到現在,八年來幾乎年年虧損,但是秉持的對攝影藝術的堅持,全會華從來沒有喊停的打算,他表示,現在台灣攝影遇到的困境就是,攝影早期多以報導攝影或是商業攝影為主,以記錄的成分居多,在後期才慢慢被認可為藝術的一種,而在文化藝術並沒有如歐美發達的台灣來看,台灣並沒有把攝影歸類的藝術的範疇,除了沒有專門的系所學校之外,攝影還缺乏正確的定位以及價值觀的建立,舉例來說,像台灣美術館在典藏系統方面,對攝影藝術的典藏經費一向較少,並且也沒有專業的攝影藝術館,目前在台灣唯一幾所以攝影為主的藝廊,也只有爵士藝廊、恆昶藝廊和TIVAC本身。TIVAC扮演著台灣攝影藝術展覽以及教育的角色,也為台灣的現代攝影努力。
為了爭取攝影在台灣藝術上的地位,全會華與攝影界的幾位前輩,成立了「台灣攝影博物館推動成立籌備處」,在台灣攝影博物館正式成立以前,這個籌備處就在TIVAC。秉持著影像就是力量的想法,攝影術的發明不但展開了視覺藝術的另一頁,也開啟了影像的傳達,但台灣卻沒有將攝影當做文化資產來珍惜,像是台灣有台灣文學館、電影資料館、玻璃、陶藝、木雕博物館,卻沒有專業分工以致完整保存的攝影博物館,而郎靜山、鄧南光等攝影大師的陸續逝世,更讓我們驚覺到一代代創作心血是否正在流失,台灣攝影博物館的成立,希望能夠建立台灣攝影發展的歷史軌跡,典藏國內外精典創作與展示、學術研究的收藏,並成為全胎唯一以影像素養提升與視覺傳播的教育為訴求的學習殿堂。
攝影目前在國際上,已經成為視覺藝術領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不管國際上各個先進國家,像是美國有國際攝影博物館,日本也有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清里攝影美術館,歐洲的英法瑞等等國家,都有專門的攝影博物館,台灣對於攝影藝術的重視上,還有許多的進步空間,攝影不只是藝術的一種,更是記錄台灣歷史很重要的一個元素,影像文化經營的重點,除了政府或是文化機構,我們也可以多多接觸攝影藝術,攝影藝術並不像一般人所想的那麼高不可攀,或許有空的時候多逛逛攝影藝廊,看看不同的攝影展或是講座,你會對視覺藝術有不同的想法,台灣的現代攝影藝術都需要我們的支持!
展覽:
「築影」攝影四連展 陳贊雲、楊艾倫、黃亞紀、游本寬
20007.8.18-2007..9.12
免費講座:
「假房子—影像發現建築或是影像發明建築?」
顏忠賢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 副教授)
2007.9.2 (日) 15:00
攝影比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