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環境關係的重新爬梳(節錄)
(本文節錄自《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贊助出版)
文/楊雅惠(倫敦大學 Goldsmiths 學院設計系博士生)
工業革命後,在地方的廣場豎立時鐘可是一件大事!那時候,市長、鐘匠與全部的市民聚集在一起慶祝掛鐘儀式。當時,時鐘代表進步與現代化。有了時鐘,好像這地方有了身分。
時至今日,時鐘代表的地理與心理意義,被商店取代。從倫敦市中心的皮卡迪里圓環(Piccadilly Circus)一個角度望過去,像極了紐約時代廣場(Time Square),也像台北西門町。這個歐洲最繁忙的商店街,超過三百個名牌旗艦店聚集的牛津街旁邊的圓環廣場,被巨大的廣告霓虹燈與商店招牌環伺。全球化的結果,讓都市看起來如此相似。廣場時鐘代表的標準化與一致性,抽象地表現在商店類似與商品的同質:同樣的麥當勞、星巴克、名牌商品旗艦店。
廣告看板 激發購買慾
這些環繞在廣場周圍的大型廣告看板,揮舞著資本主義勝利的旗幟,招喚著消費者渴望的魂魄。雪碧在耳際低語著:「順從你的渴望(follow your thirst)」;歐萊雅L’Oreal肯定地說:「因為妳值得(Because you worth it)」;萬事達卡以溫情為訴求:「對家人的承諾不打折:萬事皆可達,唯有情無價」 各式各樣溫馨的廣告詞,舌燦蓮花地合理化消費者購買的慾望。
這些由商品刻劃出的美好生活形象,像鏡子一樣反射出購買者的欲望。走在名店街,四處可以看到年輕的女孩駐足觀看著櫥窗內的奢華名品,櫥窗玻璃映射出她們驚喜的面容與渴望的眼神。這樣的畫面像極了現代版迷戀自己水中倒影的希臘神祇。這個寓言中,一味追求自我欲望投射倒影的資本消費主義,除了心中迷戀的美好幻影外,毫不關心環境,劫掠式地享用大地資源,勢將導致毀滅。
全都是設計的問題:線性的時間觀
Lupton & Miller指出,二O、三O年代的設計師與廣告商直接使用「消費」這個字彙來代表像是收音機、傢俱與衣服等耐用性產品。當時著名的廣告總裁Ernest Elmo Calkins說:「商品分成兩類,一類是我們會一直使用的,像是汽車與安全剃刀,另一類是我們會很快用掉的,像是牙膏與蘇打餅。產品工程設計必須要能使我們『用掉』能夠『一直使用』的產品」 。
「『經濟體』被比喻成『身體』,維持健康的關鍵來自於不斷地『製造與廢棄』,也就是『攝取與排泄』以維持系統循環的運作」,Lupton & Miller說,將消費(consume)這個字,與消化系統聯結,給了「淘汰」一個合法的道德位置。替換掉老舊或是不合適的日用器具是為了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廢棄物,在這時候竟然被賦予正面意義,成為系統循環運作良好的表示。同時期出現的消費主義擁護者,也是家庭理論學家Christine Frederick,甚至形容家庭主婦定期購買與丟棄產品是一種「創造性的廢棄」(creative waste),肯定地將消費提升到是種愉悅並且是合乎經濟法則的社會行為,一種經濟成長的動力。
經濟體的「身體說」不但在道德上為「消費」正名,為「廢棄」護航,也引導人類利用文明科技生產的物質來延展他們的身體領域。比方說,利用車輛增加人類的機動性或是望遠鏡增加眼睛的能見度。這樣的過程,可以視為象徵人類身體的「商品化」。諷刺的是,其結果是一個被物化的身體,以及分工精緻卻片斷不全的後現代文明與生理觀。
Lupton & Miller說,「在零製造業時代(zero-degree state of production),人類僅消耗足以滋長他們身體組織的原料,他們身體的有機組織,就是產品本身。隨著製造業的進步,人類消耗更多的原料以進一步地延展身體。」用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的角度來說,在工業革命之前自給自足的農村社會,人類的生態足跡尺寸剛好是他們生理上的體型;而工業革命之後,廣告與設計者利用消費者物質化投射的心理,以「創造性廢棄」為名、產品內建汰換機制為手段,鼓勵消費。隨著欲望增加,人類的生態足跡象徵著他們不斷擴大的心理體型。
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南北極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吞噬國土,極端氣候造成災害頻仍的現在,自然告訴我們,她已經不再是一個等待被文明馴化的溫和荒野了。根據韌性科學(Resilience Science)研究,自然有種強韌性格(robustness),就像皮球一樣,它有能力吸收擾動,對抗擾動所引起的衝擊,並且回復原來的狀態 。輕拍皮球,它會照著它的拍子回復平靜,但如果重擊呢? 隨著施力點的複雜(科技進步),皮球範圍的擴大(至於整個地球生物圈),它彈跳方向的複雜性與(反擊)的力道已經超過人類可以預知、應付的範圍。從地質學來看,如果地球能夠一再地從那些不適合生物存在的冰河期來到現在的生態系統,它的韌性彈力已經超過人類可以理解的程度。從這個角度看來,嚴重的氣候災害像是土石流,可以視為自然的韌性發揮作用:自然依著自己的平衡方式,回到了原來面貌的。
當全球氣溫超過警戒溫度二度時,當地球的石油存量超過石油峰值(peak oil)產生能源危機時,地球還會依然存在。但人類還會繼續存在嗎?人類說要拯救地球,但事實是,地球不會毀滅,毀滅的是人類自己!
後設設計: 從省思到典範大轉移
從設計的角度,對當前的消費習慣、產品設計、思考邏輯、時間觀、社會結構、政府組織、經濟體質做通盤的檢討。設計者,思考這些現象背後的邏輯與思維,將人、社會與環境作整體思考, 從觀念上重新批判人、社會與環境關係,藉由重新「設計」知識結構,整合異質元素的激盪,正面遠景的共享,整合各種專業能力,啟發創意與協力合作(synergy),期待以創意為生產材料的零耗能方式,有效地重新設計規劃社會與產業各個層面的結構。John Wood將它叫做後設設計(Metadesign) 。
這是一場正在西方興起的寧靜的生態革命,稱為生態知識學(Knowledge Ecology) 或是心靈生態學(Ecology of Mind)。他們重新理解思緒(ideas)、心靈(Mind)及生態(ecology)間密不可分的關係,進而重新檢視人、社會與環境三個層面的生態關係。這場強調自我實踐的運動,從反省開始,藉由觀念轉變,重新「設計」個人生活哲學與消費思維,期望有助於扭轉生態與經濟危機。
C2C循環的時間觀
從這種人與自然社群各種生物相互扶持的生命網絡關係來思考產品設計的流程,反思「搖籃」到「墳墓」單向時間觀的謬誤。在自然中,所有生命都是相連交織的,線性的關係只是過分簡單化、片段地擷取生命網絡的結果。「搖籃到搖籃」的作者McDonough & Braungart認為,循環的時間觀才能正確地處理廢棄的問題,他提出零廢棄的觀念,設計時就在產品的材料上把關,使得產品再設計時使用可拆解、生物分解的材質,從根本解決廢棄的問題。使得資源回收變成是向上回收(upcycle),讓產品材料重新開始一個生命週期的循環。在台灣,和成瓷器使用的透水磚以及PLA(Polylactide)聚乳酸這種由天然玉米澱粉植物纖維提煉、發酵、聚合製成的材料,經由堆肥過程可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成植物生長所需的二氧化碳與水,不會產生有毒物質。台灣瑞旗生技對此的發展是一個例子。
綠色消費的興起: 環境發展基金會
台灣環保標章的推手、環境發展基金會專案經理吳志庭對產品設計與環境有很獨到的見解。他曾經參與制定環保標章規格標準,多次參加相關國際會議。
中山大學海洋環境系畢業的他,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環境發展基金會的稽查員(auditor)。問到他為何會走到環保這個區塊,他說是因緣際會。「提到綠色消費,印象最深刻的是基金會董事長柴松林教授曾說過:『買東西之前先想想,如果這樣東西不買不會死,那就不要買!』 「那時候我覺得有必要這麼極端嗎? 但是,現在我已能認同這個想法。」吳志庭說,最近改掉到7-Eleven買杯城市咖啡的習慣,「不是因為懶惰,而是為了環境。」住在三峽,附近就有7-11,如果要到7-Eleven買一杯城市咖啡,得要從十四樓坐電梯下去,走到7-Eleven,買了咖啡再坐電梯上十四樓,我會問自己,一來一往,要消耗多少能源?,產生多少二氧化碳?」「要賣這杯咖啡,7-Eleven得使用許多能源整理他的賣場。因為便利商店的燈光如果不夠亮,顧客不會上門。這些燈光、空調消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