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和竹子蓋的良屋 尼泊爾新創團隊打造適應氣候又避震的自然建築
"尼泊爾傳統房屋的型態依著地區而變化,並依據在地可用的建材、氣候與環境,決定房子的形式。在加德滿都谷地,建材是以泥土、木材及磚塊為主;在山區,則主要以石材取代磚材。"
以泥土與竹子為主建材打造的屋子(圖:Narayan Acharya)
在加德滿都谷地近郊Godavari的一塊土地上,矗立著一棟以泥土和竹子為主要建材蓋成的房子。在對水泥有近乎迷信般信心的尼泊爾,這一棟反其道而行的新房實在少見。
建造之時,房子的主人也不免引來親友鄰居的側目——畢竟土作的房子是尼泊爾鄉村常見的風景,是農村移動人口的兒時記憶,也是尼泊爾多數人心中的貧窮象徵。
但這棟房子並不是一棟隨處可見的鄉村泥屋。房子主人受印度自然建築概念啟發,與新創建築團隊Abari合作,參考傳統工法,並結合自然建材與現代建築的標準建屋。就地取材以泥土、沙、石、灰燼,以及少許的水泥為牆面的主原料;以義大利標準夯實的泥磚取代火磚,構成避震且環境友善的整體承重牆;以水泥屋樑加上輕巧的竹子椼架,以增加屋子的抗震能力。這棟房子還以回收物木材製作木地板,採用空酒瓶打造浴室窗戶。這棟泥土做的房子通過了2015年的尼泊爾大地震的考驗,完好無缺地保存了下來。
泥土與竹子搭建的房子,也能創造舒適的內部空間(圖:Narayan Acharya)
尼泊爾自然建築新創團隊:土坯與竹子研究中心
參與建築的Abari團隊又稱「土坯與竹子研究中心」(Adobe and Bamboo Research Institute),由一群新生代的建築團隊組成。在傳統建築逐漸式微的尼泊爾,Abari負責推廣與打造泥土與竹子構成的建築。
取材自當地的泥土與竹子,不但可以節省運費與碳足跡,材料特性也不輸現代建材。
隨處可見的泥土,只要經過測試確認之後,便能作為房屋的主要建材。只要做法適當,泥磚牆面就能達到沉積岩材質的強固程度;而厚達16吋的牆面,其調節溫度的能力比水泥和磚塊都來得優異,吸收、儲存與釋放熱能的時間達14-16個小時。
至於生長快速的竹子,在經過特殊處理後,便能成為持久耐用的建材,進而取代昂貴、限伐、且不易取得的木材。除了泥土與竹子之外,Abari也致力尋找、保存與運用傳統的建築方式。
「看狀況」蓋的傳統的尼泊爾建築
尼泊爾傳統房屋的型態依著地區而變化,並依據在地可用的建材、氣候與環境,決定房子的形式。在加德滿都谷地,建材是以泥土、木材及磚塊為主;在山區,則主要以石材取代磚材。
尼泊爾傳統房屋的設計,對於冬寒夏濕也有很好的應對能力:厚牆與小窗減少熱量流失,泥瓦或黏土瓦做的屋頂能增加隔熱功能,斜屋頂與寬屋簷保護牆壁在雨季的中不受傾盆雨水的侵襲。搭配含纖維的黏土漿定期保養,也能維持泥土牆面的防水功能。
加德滿都谷地的傳統泥屋(圖:林子毓)
此外,將木材加入結構設計,使屋子具備極佳的避震功能,對於位在印度洋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的尼泊爾來說,木材結構得以確保房屋有能力承受經常發生的地震。
只可惜現代水泥建築概念傳入尼泊爾之後,象徵「落後」的農村泥屋逐漸被現代建材取代。2015尼泊爾大地震後,媒體聚焦報導倒塌的傳統房屋,也使得人們更加不信任傳統建築。根據後來的研究發現,倒塌的傳統房屋多因木材短缺或偷工減料,甚至是直接省略了傳統木材避震結構所致,並不在於傳統建築設計的失敗。
Abari團隊以現代科學與技術,重新實驗、檢視自然建材與傳統工法,打造符合現代居住需求又友善環境的新世代建築。
在Abari團隊眼中,傳統的尼泊爾的建築設計能夠適應尼泊爾氣候與地形,不只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更能與現代建築相互結合——傳統工法採用大量自然建材,更加符合永續的宗旨,而採用現代的建築知識與技術,則是能妥善解決過去因為技術無法克服的問題,例如地板冰冷、沒有室內廁所等傳統建築的缺點。
尼泊爾山區以石材為主要建材的房屋(圖:林子毓)
透過推廣,自然建築能見度增加
除了建築法規的複雜與執行困難之外,自然建築面臨的主要挑戰還有人們對於泥土建築抱持的偏見,而且缺乏避震與友善環境的建築概念。因此,目前自然建築的案子不夠多,團隊無法囤積足夠的材料,導致自然建築的成本幾乎和水泥建築一樣高。
不過,像Abari這樣的團隊並不孤單,致力於推廣與建造自然建築的尼泊爾在地團隊近年也紛紛成立,比如專精泥土建材的Rammed Earth Solution。好消息是,目前為止,他們的建築都通過了地震的考驗!雖然自然建築在尼泊爾尚在起步階段,但透過不斷推廣,自然建築在尼泊爾能見度增加,近年陸續見於媒體報導。或許假以時日,我們能見到種子發芽,在尼泊爾生成一棟棟兼具美觀與實用的自然建築。
參考資料:
Eco-friendly Building with Rammed Earth
Malalgoda C and Amaratunga D. “Rebuilding Nepal: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pproaches, Building or Diminishing R Esil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esilience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6, no. 1 (2015): 102–16.
台達50周年節用厚生倡議:https://delta50.deltaww.com/initiative/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