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遠離COPD 專業醫師:戒菸及拒絕所有菸品是「上策」

2021/11/17 10:34
2,717次瀏覽 ・ 3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今天是「世界COPD日」,2021年全球推動主題為「肺部健康最重要(Healthy Lungs–Never More Important)」,提醒在新冠肺炎疫情時,保護肺部健康更顯得重要。

COPD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的簡稱,俗稱「肺氣腫」,目前全世界有3億人受COPD所苦[1],根據世衛組織(WHO)資料,COPD是全球第三大死因,2019 年造成323萬人死亡[2];在台灣COPD則為國人第八大死因[3],一年有超過5千人因COPD死亡[4]。

臺中榮總醫院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胸腔內科傅彬貴醫師指出,COPD是一種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之呼吸道阻塞,病患往往出現「咳、痰、悶、喘」的症狀,更可能伴隨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糖尿病、肺癌等共病,而讓生活品質更差,壽命縮短。

傅彬貴醫師進一步指出,約9成COPD患者都是因「吸菸」引起,但被診斷為COPD患者中卻仍有4成還在吸菸;「COVID-19」病毒主要是攻擊人的肺部,而菸品中的尼古丁會在吸菸者肺部形成病毒受體ACE-2,因此大大增加了感染COVID-19的風險,若剛好又是COPD患者,肺部功能本來就比一般人弱,更成為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因此傅彬貴強調,要遠離COPD,請務必要戒菸及拒絕所有菸品。

董氏基金會指出,返回天家的董氏基金會終身義工孫越叔叔生前就深受COPD所苦。菸齡近38年、每天菸量1包半的孫叔在1984年戒菸後加入董氏基金會,然而因為戒菸戒得太晚而罹患COPD,孫叔曾感嘆:「以為只要戒菸就沒事,從來不知道因為戒菸太遲,菸的傷害竟會糾纏一輩子!」孫叔生前每年都因COPD要經歷肺部反覆感染、高燒,多次送醫、住院,每天都得練習多次的肺部復健運動、拍痰,才得以維持生活品質、減緩病情惡化,才能繼續做公益。

照片

終身義工陳淑麗表示,孫叔常叮嚀「戒菸及早,生命美好」!孫叔生前最掛心的兩件事就是「儘速修訂菸害防制法及辦理戒菸就贏比賽」,因為這是能幫助最多人戒菸遠離菸害的大事,企盼行政院負起責任速送草案進行修法、確實維護國人健康。http://bit.ly/32L60Cw

照片

華文戒菸網-2021世界COPD日 專區 https://bit.ly/3CkYq1X

遠離COVID、對抗COPD的護肺8招

1.體能活動 (Physical Activity):許多COPD患者在確診後變得更久坐不動。保持運動有助於提高生活品質,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2.肺部復健 (Pulmonary Rehab):肺部復健有助於改善症狀和生活品質。

3.常保聯繫 (Stay in Touch):定期回診進行追蹤,以監測症狀及肺功能,並依監測結果調整治療方式。

4.戒除菸品(Quit Smoking):COPD患者應趕快戒除所有菸品。

5.重視營養 (Nutrition):營養補充可促進體重增加,改善呼吸肌肉力量及整體生活品質。

6.正確服藥 (Medication Adherence):應瞭解如何按照處方正確服藥。

7.接種疫苗 (Vaccination):接種COVID-19疫苗可減少COPD患者的感染後發生重症與死亡機率。

8.減少暴露 (Reduce Exposures):COPD患者預防COVID-19感染,應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並盡可能接種COVID疫苗。此外,應戴口罩、避免到人多群聚的場合,尤其是在寒冷季節。

參考資料:

[1] 2021 World COPD Day- https://goldcopd.org/wp-content/uploads/2021/10/Newsletter-World-COPD-Day-2021_v2.pdf

[2] WHO-慢性阻塞性肺病專區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

[3] 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https://www.mohw.gov.tw/cp-5017-61533-1.html

[4] 國民健康署-慢性呼吸道疾病(氣喘、慢性阻塞肺疾病)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15

*為揭露菸商真面目,扭轉網路充斥菸商扭曲誤導的現況~由國內權威醫師組團隊開設「台灣拒菸聯盟」此專頁。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