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登高拉野屎,天地一茅坑」 但在高山上拉屎是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雖說「登高拉野屎,天地一茅坑」 但在高山上拉屎是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 攀登高山,尤其在惡劣天候下,不得不去嗯~嗯~時,那可苦煞人也!過程中,有冒險、有痛苦、有壓抑、有不適、有忍耐、有快感、有解放、有舒暢、有期待、有不便……有苦難言,有形有狀兼有聲有響。儘管,全程很緊張、很煎熬,有時蹲到老眼昏花卻啥也沒有!不過,嗯出之後,就是一種舒暢、一種回歸、一種享受、一種幸福、一種昇華、一種境界! ※
拉屎尿或處理拉屎尿的問題,是個高度體現文明進程的問題!但登山的人尤其登大山者總是鴕鳥心態地忽略和迴避在山上的屎尿問題。其實,排泄問題基本上在任何登山者出沒的地方都造成了日益嚴重的問題。從相關報導得知,每年約有7到10萬名遊客會湧向聖母峰的大本營(標高5300M),同時也會製造出12噸的屎尿,每年大約2個月的登山季節,平均每個登山者將製造近50多公斤的排泄物?這數據告訴我們,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會有屎尿的困擾問題。
登山,什麼是不簡單?每天能把「吃下拉出」這檔事「演繹」妥當,就是不簡單。使人疲憊不堪或困擾不已的不是高聳的山峰,而是肚裡那一坨「堵」在那裡,以致新的進不去、舊的出不來,那才傷腦筋!在台灣高山上雖然少數山屋附有簡易廁所,但在高山縱走路線上幾乎全無廁所這人工設施,只是「屎」總是要拉的,不管你是單攻或縱走,「隨時」可能會有「不期而至」的窘況,都得處理體內的「殘渣」,那怎麼辦呢?自古以來,「登山拉野屎,天地一茅坑」,喫山飯屙(ㄜ)野屎,本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問題就在怎麼拉、拉在那裡與怎麼安全的拉?各得其所,各隱其踪,只能說「戲」法人人會變,方式、地點、結果則因人而異?剛柔相推,能通者,趣時者也。有人浩浩湯湯,一瀉千里,立馬清潔溜溜;有人千呼萬喚屎出來,雖氣喘吁吁,倒也暢快;更有人堅苦卓絕的奮力,一心渴望卻了無蹤影,徒嘆無一物可惹塵埃!
「道在屎溺(溺同尿)。《莊子》」登山時,這個既尷尬又實際的排泄問題,無處不在,不但困擾著登山客,更是讓管理的公部門傷透腦筋!其實,蓋個簡易廁所並不難,難在日後的維護與清理工作上,而且是個沒完沒了的問題?搞不好,公部門可會惹得一身臭?這問題在短時間內似乎無解?似乎也不太需要解決?但也不要灰心,登山人的自律自治很重要,盡可能的不要讓拉屎問題成為「觀感問題」或「環境問題」,這前提必須把握住,行有餘力,看到有礙觀瞻的屎尿問題時,想辦法處理一下,至少也要使之「眼不見為淨」才是。
有緣無緣的屎啊,不是來得太早、就是太遲?在高山上拉屎,須要知會一下夥伴或領隊嗎?答案是肯定的!在高山上,你要去拉屎之前必須先跟其他人知會一下,尤其是在沒有山屋的紮營地或隊伍在行進中,尤須如此。有人去拉屎就再也沒有回來的;有人去拉屎而掉落邊坡的;有人去拉屎起身後「昏頭轉向」找不到營地回來;有人在行進途中內急而偏離正軌去解放,起身後卻少了方向感,往來時路走去,引發團隊困擾…。故而在高山上拉屎並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有拉有實料,有去有回頭,如何做到愉悅而安全的「解放」,那才是「善之善者也」!若夫肚脹悶懷,連日不通,所見之景滿目索然,感極而悲者矣!如此行山,就不美了?
山行者,行住坐臥、吃喝拉撒睡皆是山之道。山中屎尿之道,道法自然,存乎中,必形乎外,不吐不快,諸景在前,一屎周旋,大大小小兮方方圓圓,勢所必然,通其便,使人不倦,故曰:山客憂通不憂遠、不懼高,行山覽景之情,一通百通,此樂何極!
~ 百岳老查 2022.01.03.
附 記:
深入山區,因為心情、環境、飲食、運動量、作息及高度適應的改變,有很多山友會有些「山的反應」,出現諸如胃口、睡眠、排便等障礙,尤其拉屎這個不大不小的「難題」,卻一路困擾著,這不是問題的問題較屬個人層面,似乎無良方解藥?只要多爬幾次山,也許情況會逐漸好轉?至於較屬公眾面向的因素,百岳老查曾寫過幾篇與登山拉屎有關之篇章,呼籲登山客在登山拉野屎時要做好善後工作,免得太「煞」風景、太影響環境衛生。或許,行山者面臨斯情、斯境、斯地,都有難言之隱、都有難念的經?本照片引自2020.09.16.人間福報。(圖/全蔣清提供)是高山嚮導在水漾森林搭建簡易環保廁所,避免湖水因為大小便持續惡化。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