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義二峰圳 國際學術研討會激盪出新火花
二峰圳是台灣偉大的水利工程,今年適逢二峰圳啟用一百週年,縣府今24號特別在大潮州地下補注湖監控中心,隆重舉行二峰圳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邀集相關領域國內外專家學者在此交流,分別探討「二峰圳灌溉工程回顧與前瞻」、「伏流水開發工程之發展」與「地下水人工補注之發展」等三大主題及綜合討論。
副縣長吳麗雪表示,二峰圳以清澈水質灌溉一方土地,孕育出屏東縣產業聚落及歷史人文發展,很榮幸今天研討會能邀請到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鳥居徹先生、日本文學著名作家平野久美子小姐、荷蘭水利專家Arjen de Vries等國際專家學者共襄盛舉,為百年歷史的二峰圳激盪出新火花。
二峰圳工程是由任職於台糖株式會社的水利技師鳥居信平規劃設計興建,於1923年完工,利用地下堰堤的生態工程,截取滲透至溪床底層的伏流水源,再透過地勢利用重力輸水,僅需取用河道中的截面,取用伏流水而非地面水,對環境影響較輕微,且伏流水透過天然的礫石進行過濾,節省了淨水場的設置,又因其為流動的活水,可減少細菌滋生,可謂是與大自然並存的偉大水利工程。
鳥居信平先生的孫子鳥居徹先生提到,他的爺爺移居台灣前曾在德島縣擔任農業工程師,從事農地整合工作,當時他試圖進行大規模建設,但遭到反對,因緣際會下來到了台灣,他從生理學的角度出發,將農田視為生態系統,這種論點也使得之後興建的二峰圳工程有了永續發展的目的。
屏東縣政府也在二峰圳工程的啟發下,進一步在其下游林邊溪,設置了建功伏流取水站,以因應推展屏東縣自來水普及率逐年上升、積極開發產業園區及觀光等,用水急遽增加的需求,有別於二峰圳的傳統工法,改採用鋼骨繞線式集水管汲伏流水,並採由內而外粒徑採粗到細進行過濾的技術,每天可供應1萬噸乾淨的原水,必要時可擴通至10萬噸,工程已於今年6月完工。 以自然工法建造的二峰圳,不僅是水文科技的應用,更是一種適應於時代的人文思考,依循水文地質紋理及在地社會脈絡而治的伏流水施政,是屏東安居樂業、生生不息之道。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