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直擊 綠蠵龜產卵盛況

2010/09/21 16:41
1,843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綠蠵龜003

 圖/綠蠵龜(munch99上傳Flickr分享)

 文/林思吟(低碳生活部落格青年志工寫手團)


 嶼是個十分美麗的島嶼,位於台灣本島東南方,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遠眺鵝鸞鼻,離菲律賓的巴丹島也不遠(雅美族人據說是巴丹島島上居民遷居而來)。雖然只有45平方公里大小(騎摩托車環島,也只要一個多小時),由於居民多沿海居住,島中間的森林地破壞尚不嚴重,生物相十分特殊,許多物種跟台灣的物種不同、反而比較接近菲律賓的生物種類,其中綬帶鳥、蘭嶼角鴞、蘭嶼羅漢松、綠蠵龜、珠光黃裳鳳蝶等,都具有極高的保育價值。

 綠蠵龜的生活史非常有趣,小海龜一孵化出來就從沙灘往海邊爬,找到一個大海藻團後,便住在海藻團中,隨著洋流在大海中漂流,約莫成長至六、七歲,當個體也大到不容易被天敵抓食之後,便會選擇在一處近海區居住、捕食,不管定居在哪裡,性成熟之後便會回到原出生地產卵,迴游的頻率也大約是三四年一次,不管路途有多遙遠。


 今年,回「娘家」(蘭嶼)產卵的綠蠵龜特多(註一),然而,母龜對於產卵環境的狀況很敏感,各種人為聲、光的干擾都可能使她們放棄產卵。因此,夜晚在沙灘尋找上岸產卵的母龜時,大家總是躡手躡腳、秉氣凝神地跟隨著海龜巡守人員沿著海岸線穿梭著,即使沙灘上大小石頭交疊不便行走,大夥兒都寧願摸黑前進也不開手電筒。忽然,只見遠方樹叢下沙塵飛揚,原來是一隻母龜正在挖洞,以準備產卵。海龜前肢強而有勁的挖洞力道,只讓人覺得飛沙走石,團團沙子被拋出的聲音,比身後海浪輕拍沙岸的節奏更扣人心弦。我們約與海龜保持十公尺的距離,只有巡守人員以熟練的姿勢接近海龜,做更進一步觀察。我們則偶爾壓低聲音與身邊同伴交換彼此驚嘆興奮的心情。


 突然間,海龜停止挖沙,開始掉頭向大海爬行(註二)。站在海龜後方的我們,像是偷窺被發現般的受窘,不知所措,海龜若保持直線回大海,我們幾乎就在牠的正前方,怎麼辦?「是不是要趕快讓路?」「但是這樣海龜就會發現我們?她們會不會因此覺得棲地受到干擾而更不想回來這邊產卵了?」腦中突然想起巡守人員事前的解說︰『裝石頭!』大夥兒皆一動也不動地蹲坐在沙灘上,看著海龜緩慢笨重地朝我們移動。


 海龜在海中泳速很快,是人類沒有辦法追得上的,但是在陸地上,只能用四肢推拉著沉重的冑甲緩慢移動。當她奮力爬越鵝卵石堆成的小丘時,石頭沉重地移動聲音、與海龜腹甲刮磨的聲音,聽起來特別令人不忍。當她再從小石堆上下滑時,「喀~嘎~」清脆卻不太天然的聲音傳入耳中,原來是海龜媽媽冑甲輾過空寶特瓶的聲音!這聲音,尖銳地刺進我們的心坎,「這就是人類能回報給海龜的禮物嗎?」「海龜產卵棲地已經因為過度觀光開發和消波塊的阻隔而越來越難順利產卵了!」「太靠近海岸的新路燈,真是愚蠢的設計,將來破蛋而出的小海龜,需要在這最脆弱的關鍵幾小時趕快進入大海,但過度光量的路燈很可能會讓小海龜以為這就是海洋的方向,最後小海龜通通都會被太陽曬乾。這黃金時刻本來就很容易被鳥、螃蟹捕食,是大自然無可厚非的弱肉強食,但人為一己之私的種種「方便」,卻加速地迫害其他生命……」很多思緒在腦海中盤旋。


 又等了一兩分鐘,海龜終於回到大海。大家都默默不語,不約而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走過去撿拾那被海龜輾過的寶特瓶。


 曾有讀者在本部落格中回文提到:「多親近大自然,它們自然就會教導我們許多道理。」最近對於這句話的感慨特別深。這個道理我們不是不知道,然而,忙碌地生活步調很容易讓人迷失。也許,也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從繁忙塵囂生活中抽離片刻,停下腳步,來檢驗我們的習慣與生活價值。透過與自然共處,進而學習更加尊重自然的生活,就是優質的低碳生活。


註一:雖然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猜測今年綠蠵龜回流與海草增加有關,但就長期而言,氣候變遷對海龜族群數量卻極具殺傷力,包括牠們常吃的海綿數量將因升溫而大幅減少,食物來源受限;海平面上升將摧毀產適合海龜產卵的沙灘、強度更強的颱風同樣會摧毀棲地;而熱浪另會使得沙灘溫度超過攝氏34度,這已經是龜蛋能忍受的極限;另外若沙灘的平均溫度上升一度,所有的龜蛋只會孵出母龜,性別比例大亂的結果,將使得族群數量大幅減少(阿乾補充)。

註二:海龜媽媽不一定是感覺受到干擾而放棄此次的產卵,若覺沙子的溼度或溫度不對,也是有可能中途放棄的。


作者簡介

林思吟,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理、台大森林與德國弗萊堡大學環境管理雙碩士。參與過 COP13、COP14氣候變遷大會「亞洲青年領袖氣候論壇」,並協助中國的「植林與再造林」野外審查,最懷念尼泊爾與加拿大的森林及原住民。思吟在部落 格青年志工寫手群裏,主要負責觀察國際上森林碳匯與海洋保育的談判進展。


【延伸閱讀】

綠蠵龜登蘭嶼產卵 數量爆增》22-Jul-10 華視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