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邱欣彤 嘉義大林 攝】
位於嘉義縣大林鎮的大林車站,是台灣首座綠建築車站。沒有任何空調設備,以大面積的玻璃天窗設計達到自然採光、通風效果,屋頂上設有太陽能板,讓火車站能達到供電自足的效果,木製牆面、環保塗料油漆、植栽保水以及省水裝置等都展現出節能減碳的面貌,屋頂採用傾斜角度二十三點五度搭建,除了將北迴歸線特點的巧思納入,產生最大面積太陽照射、吸收,也能方便雨水再回收和利用,雙層隔熱層也增加了隔熱效果,大林車站因此獲交通部推薦參選行政院第九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入圍「永續及節能減碳類」施工品質優良獎等殊榮。
(大林車站前站 邱欣彤 攝)
(大林車站後站,可看見有大片太陽能板傾斜23.5度於屋頂 邱欣彤 攝)
(車站內部,窗戶長年敞開使車站空氣流通、通風,不同角度的視野也可以欣賞不同火車的樣貌 邱欣彤 攝)
嘉義縣大林車站站長張金源表示,大林車站建於日治明治三十六年(西元一九零二年),歷經五十幾年,於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轉型為都會區捷運化通勤服務系統,經過數年發展,大林車站不僅成為全台首座綠建築車站,也成為推動在地觀光旅遊一個重要的據點,更在近幾年大林文史導覽員江明赫以大林車站為起點規劃一套慢活小旅行,行經日治時期站長宿舍、萬國戲院、翹嘴秋茶店仔等地方,時間為每週六日上午九點到晚上七點,行程結束後會在萬國戲院播放驚喜電影,體驗早期年代欣賞電影前必須起立唱國歌的傳統,全台各地民眾皆能報名參加、觀賞、遊玩。
(萬國戲院外觀樣貌,富有年代感,經過江明赫之首重新開幕 邱欣彤 攝)
作為交通樞紐重鎮,張金源提到,大林車站從前較為繁華,除有多家戲院外,軍營也距離較近,隨著世代更迭,戲院紛紛關閉、軍營也已搬遷改址,對於現在車站周邊環境變化,一名當地人林女士表示,「我希望在便利性上可以增加一些小賣部,販賣飲料、點心、雨傘和雨衣等用品,也希望不久前遷走的夜市能夠再搬回來,在車站附近能夠帶動經濟,讓不少外地人來大林逛夜市。」至今大林車站附近已無軍營,戲院也僅剩一間萬國戲院,透過當地居民瞭解,欲想使大林車站發展具便利性,周邊商家和車站裡的經濟確實不容小覷。
談到車站內舒適與否,張金源說,因為車站是知名建築師郭英釗和其團隊採用環保材質設計,自然透光建設、天然通風系統,車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裡不開啟任何空調冷氣,還是能保持它的涼爽,在舒適度上是品質保證的,「我覺得七、八月分盛夏的時候,熱還是很熱,因為沒風讓空氣變得悶熱潮濕,單靠電風扇吹還是不夠涼爽,我覺得還是需要裝上幾台直立式冷氣,才能維持一年四季都涼爽舒服!」當地人卻對車站舒適度上有不一樣的見解,認為即使車站擁有環保通風設計,但依舊抵擋不住盛夏無風的氣候,外地遊客卻對此有不一樣的看法,「我認為大林車站已經十分舒服了!不同其他車站,內部空間都只有冷氣的涼風,完全感受不到大自然,不像來到大林車站能夠體驗到從窗外吹進來的風,木製的牆面別出心裁,除了有環保用途還十分美觀,看了就讓我印象深刻,真的能看出來大林車站的變化和用心,這裡確實非常適合下午來散散步!」面對不同的意見,張金源表示瞭解了外地人的讚賞,也認可當地人的意見,面對氣候日漸暖化,嘉義又位在臺灣南半部,夏天實屬酷熱難耐,對此會再陳述民眾意見或者將此寫成站長定期報告呈交給上級。
(大林車站內部,木製牆面使車站空間美觀且具環保 邱欣彤 攝)
「一個可以修身養性也可以放鬆遊玩的好地方」,當地居民給予大林車站和整個大林鎮的一句註解便是這個,他說:「面對現在科技發達快速,現代人的腳步和生活都過得越來越緊繃、緊促,常常會使自己喘不過氣,在放假期間,非常需要一個地方好好『慢活』,大口呼吸,體會時間在生命裡的流動,大林就是這樣一個好地方!有自己的特色小吃、傳統建築和充滿溫度的味道,在這裡充電之後,調整步伐再往前邁進,退休後也可以到大林定居,修身養性,這裡也有不同的團體活動可以參加、學習,交一些興趣相投的朋友,不管是短暫停留或者長期居住都非常適合!」當地居民認為大林火車站作為旅行抵達的第一站,環保和人情味上都為這個地方加添了不少分數,張金源最後也提到,若以一個詞彙形容大林車站,他會說大林車站是整個大林的「門戶」,大林有著米蘭小鎮的美稱,除了是以稻米和蘭花聞名,更重要的擁有義大利米蘭的慢活步調,站長也表示,大林車站既作為一個門戶,向外延伸,前站中山路活化,不僅有新商機注入,許多舊店也紛紛再開幕,後站也連結運動公園和大林慈濟醫院以及環島自行車道、路線,近一兩年也有新設置轉運站提供民眾多元化的交通選擇,各項規畫讓大林的經濟、交通、生活都提高層級,未來發展也指日可待。
(大林後站設置的環島自行車路線 邱欣彤 攝)
(拍攝於大林車站後站 邱欣彤 攝)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