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體育大躍進 政策在哪裡?
【記者蔡明倫、李彩妘/嘉義報導】
近幾年,國人注重健康,重視休閒運動,體委會也積極推動全民運動,配合地方政府從國中小開始扎根,培育體育人才。嘉義縣本身幅員廣大,適合許多公共體育設施,縣政府在各鄉鎮規劃自行車步道,符合現代家庭需求,未來也將規劃更多簡易棒球場,以推動振興棒球計畫。不過,場地的使用效益與基層人才的培養,是一大課題。
三和國小軟網隊練習情況。 記者蔡明倫/攝影
嘉義地區不乏許多優秀人才,像是2009年在杜哈亞運得到軟式網球單打金牌的江婉綺就是嘉義人。她從小就接觸軟網,本身肯努力、吃苦,即使家人反對,也堅持自己的理想。江婉綺的啟蒙教練吳義松感嘆,現在因為少子化,能挑選的孩子已經不多,也有家長反對而中斷訓練,已經訓練一段時間的五、六年級生紛紛退出,現在已是青黃不接的時期。吳義松任教的大林三和國小軟網隊已經行之有年,歷年皆有優秀的表現,甚至到日本、韓國打比賽,皆有不錯的成績,得到的獎金除了回饋到選手身上,並與教育部申請經費修整舊場地,開闢新球場。不過近年就學的學童逐年遞減,體育班的人數也漸漸變少,加上台灣經濟與體育環境的不穩定,許多人才因此埋沒於家長的干預。三和國小訓導主任賴信宏指出,新建場地與整修的經費常常是有得獎有經費,沒得獎就要等下一年,尤其這幾年,有經驗的選手不在,剛加入的新血也正在起步,形成惡性循環,沒有成績就沒辦法吸引孩子參與,也無法讓政府「看見」。
事實上,不管學校或是政府,要培育一個選手、一支隊伍都需要經費,不管以什麼名目去申請都是有限,如何整合資源才是最重要的。前嘉義市棒委會主委陳茂松強調,政府政策不能只是看看帳面數字,要求學校成立校隊、體育班,後續要如何去維持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教練素質、軟硬體設備,健全培訓制度,都有待加強。他也無奈地表示,目前光嘉義市就有56個單項體育會,但是大部分都是民意代表或是地方主委掛名,真正了解體育發展或是體育出身的沒幾個,造成資源的浪費,不如重點去補助,不患寡而患不均。
政府固然有意提昇整體體育環境,但政策不該只是喊喊口號而已,日後的配套措施都必須計畫好,而非為了政績僅做到任內需求,罔顧未來的發展。不僅如此,資源如何整合也是相當重要,重點地幫助當地傳統、有潛力的運動,穩固基本的根基,才有機會帶動其他運動項目的發展,避免本末倒置,造成浪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