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點大解析
文.圖/連振佑/青規師輔導員
圖1:台北好好看系列二,一般的發展過程
圖2:羅斯福路綠點上期望與社區之間所發展的過程
在過去的都市發展經驗中,很多社區居民對於周邊環境出現窳陋建築、荒廢空地,其實存在著真實的希望,期盼能跟國有財產局認養,或者跟管理單位來申請,具體落實做成為一個個社區能使用、維護管理的公共空間,可是在過去幾十年間,這個想法很少有具體落實的機會。
.
在台北好好看系列二裡,大部分不分公、私有所有權人所有土地與建築,經過拆除以後很快地未經民眾參與,以便利的過程,僅闢建為非常簡易的一片綠草地,或是點綴幾塊石板、幾棵矮灌木,提供給市民一個視覺景觀上的綠意,除了「好好看」,並不能滿足市民朋友就近社區性使用與停歇的期待。
因此在羅斯福路綠點案例中,我們希望與社區居民一同創造真正可以就近使用、生活性的綠地空間,即便它可能是有期限的,但希望在短短的十八個月時間內,為台北市的綠地使用,或更準確地說是公共空間的使用,做出一個嘗試、一個示範,讓更多的社區未來能夠循此率地內容模式爭取、建立社區好用的綠地公共空間。
.
與其他台北好好看系列二最大的差異在於,本案邀請關心環境、環保、永續生態議題的各NGO團體及社區居民,與這些民間力量共同討論何在羅斯福路建立可散發一些環境、永續生態、環保理念的建築基地,並且提供給市民朋友日常生活使用。過程中召開好幾次的工作坊,跟居民與NGO討論綠點所在的位置條件、基地特色等等,逐步出現符合社區與NGO需求與想像的創意設計內容。
.
除了硬體設計與營造與壹班系列二案例截然不同以外,本案後續經營與維護的軟體計劃,也是同步在工作坊中討論、形成共識。譬如雨水回收桶的設計構想來自與綠盟討論如何推廣都市水資源保護,在綠地空間中以雨水回收金字塔作為示範教育使用,不僅成為社區焦點,也推廣環保理念;或者在設計溫羅汀藥草花園的時候,跟獨立書店聯盟內的店長或老闆多次討論,才得以具體形塑出一個有閱讀氛圍,且符合書店們想像與需要的閱讀花園。施工完成以後,便能夠實踐經營管理計畫,讓綠地不會換另一種形式荒置或徒具視覺效果。
.
這些案例可以說是以實質空間讓市民對於城市中可以擁有怎樣地真正能活用的綠地公共空間產生真體的感受。她們第一次擁有一個好看又好用的綠地,比起公園更具有靈活、彈性的機能與公共空間傢具;裡頭有生活故事不斷地發生,讓社區居民認同體會社區中不只是要有視覺上的綠色空地、好看的景觀,而更應該擁有一個好用、愉悅的屬於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間。
.
待十八個月以後,市民朋友將帶著這些經驗,主張對於都市空間更多的想像與期待;透過這十八個月開啟公民使用公共空間的想像,累積了市民對於未來都市中的綠地更多期待與創意。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