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記者的美麗與哀愁 拚命郎鄭榮文

2010/11/04 17:12
4,751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袁珮倫/嘉義報導】   

  沉穩內斂的臉龐,自然地綻開柔柔的笑意,現任嘉義縣記者公會理事長鄭榮文,以擔任記者多年的身分,述說過往到現在的心路歷程。幽默詼諧的談吐,以及知無不言的經驗分享,讓人感受到這位資深記者個人特質的魅力。

  鄭榮文擔任多年民視記者身兼嘉義縣記者公會理事長,長期在嘉義跑新聞,挖掘地方特色。他還將所獲得的新聞獎獎金捐贈給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其盡心盡力改革台灣媒體的精神令人敬佩。

  鄭榮文別於一般記者之處,就是他會利用臉書和民眾作交流互動,藉由臉書上的訊息傳播,讓更多民眾分享他的心情及增進新聞知識,自己也可以吸收資訊。鄭榮文說:「在今年的農曆七月中旬,我就在臉書上把我剛踏入新聞界、住宿在報社房間和晚上所發生的一些離奇經過寫下來,結果引起許多臉友的好奇,有的甚至在凌晨2點說捨不得睡覺,等待下一篇的到來。」

  「我算是誤打誤撞當上記者的。」鄭榮文表示。他在高中時期原本是以作家為志向,但經由現實層面的考量後,便打消想成為作家的念頭。鄭榮文說:「到了高三發覺一般人很難靠寫小說過活,我那時喜歡看報紙,於是想說當記者可以寫文章刊登在報紙上也不錯。」畢業後進入世新商專(現為世新大學)編輯採訪科就讀。

照片

鄭榮文以勇敢的態度面對危機,發揮所長幫助社會。

記者袁珮倫/攝影

 

  大學畢業後鄭榮文前往金門服兵役,在陰錯陽差下從站衛兵變成軍中記者 。平日就坐著吉普車與隨扈以及師長巡視部隊,拍下當時看到的情況,中午完稿後再拿去《金門日報》投稿。軍中的歷練對鄭榮文往後記者事業的幫助很大,可說是為他打通了進入新聞業的任督二脈,還沒退伍,就已經預約到在《民眾日報》上班的機會。「民國七十七年六月十五日我帶著軍中蒐集的文章作品到《民眾日報》應徵 ,採訪主任看完後馬上就錄取我。」鄭榮文充滿自信地說。自此正式展開了他的記者生涯。
  
  民國八十年,鄭榮文在一位同業的引薦下轉到《中時晚報》工作,八十三年又轉往《中國時報》工作。然而當時平面媒體的影響力正慢慢走下坡,全球的報業銷售呈現慘澹的情況,考量到這一點,鄭榮文便於民國八十六年應徵民視的記者,之後進入民視成為電視記者。其中電視記者和平面記者的工作內容大相逕庭,不僅採訪範圍擴大,也須親臨事發現場拍攝取得畫面。鄭榮文無奈地說:「曾經在寒冷的冬天晚上接到布袋有兩部車相撞的消息,即使寒流來襲卻還是得前往現場。」雖然跑電視新聞很辛苦,不過鄭榮文吃苦當吃補,慢慢嘗試去克服。
  
  新聞媒體對社會的正面影響力,是鄭榮文擔任記者二十幾年來最大的動力。鄭榮文指出,當記者除了看到社會「惡」的一面,也可以看到「善」的一面。像之前在《中時晚報》工作,新港有一位80幾歲的老太太,先生過世又沒有小孩,獨自在大街小巷推車以賣削甘蔗維生。鄭榮文將採訪老太太的人物報導刊登在版面後意外獲得巨大的回響,共計幫老太太募得七十幾萬的捐款。「一群陌生人居然願意出錢出力幫助他們陌生的人,將他們捐款的過程加以報導,感覺自己也參與其中,我覺得很有意義。」鄭榮文開心地說道。

  雖然發布新聞伸張正義能經由回響使問題獲得改善,不過過程中也受到不少黑白兩道的威脅,對鄭榮文造成無形的陰影。「記者處於一種微妙的灰色地帶,既然選擇這條路,便隨時可能碰到這樣的情形,記者要再多點勇氣。」鄭榮文說道。

  鄭榮文靠自己創造機會,言談裡展現的真摯性情,是看過社會百態後,所沉澱出的深度。未來他將繼續以嘉義縣記者公會理事長的身分,帶領記者同仁發揮新聞媒體力量為社會出力。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