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蔬食 意涵層面需宣導
【記者黃怡菁/嘉義報導】
為配合教育部於九十九年三月發文鼓勵中小學實施「無肉日」,以達節能減碳。縣長張花冠上任之後,嘉義縣的中小學校,實行「無肉日」,營養午餐選定每週五,提供蔬食料理。基於健康的理由,有家長持贊成意見;但是也有民眾在縣民論壇上表達質疑,希望縣政府提供更多選擇。
據聯合國研究,畜牧業的甲烷排放量佔全球的51%,於是有人開始提倡不吃肉以達到環保目標。但是對於年紀小小的學童而言,難以理解大人們要求「少吃肉、多吃菜」的用意。對於營養午餐推行蔬食的作法,民雄國小三年級學生陳育裕說:「沒有肉不好吃!」民雄國小一年級吳中宣也表示不喜歡沒有肉的午餐,並且指出不知道「無肉日」的推行原因。
嘉義縣政府教育處體育保健科科長葉信一說明,吃肉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提倡環保政策已經是全球的趨勢,加上現代學子營養過剩的情形很多,營養午餐提供的蔬食料理能夠均衡飲食,達到健康的目的。葉信一也表示,蔬食午餐經由營養師設計,並且定期舉辦研習,以提供學童更優良的服務。
由於蔬食的推行,是政府單位的政策,民雄國小學童家長田雅玲指出,當時政策是從媒體得知訊息的,並沒有同意書等書面詢問家長的意見。不過田雅玲認為,如果給學童選擇空間的話,當營養午餐有菜又有肉的時候,學生必定優先選擇吃肉,基於健康飲食,田雅玲贊成蔬食的推行。
對於蔬食的推動,學生的反應不一。 圖片來源/林依潔提供
然而在縣民論壇表達意見的民眾,對此提出抗議。民眾在論壇中寫道:「實在也有很多人懷疑此做法真的能救地球,(政府)能否給我們更多的選擇,不要再只能吃菜了......。」葉信一強調:「蔬食並非素食,午餐內不會出現一大塊肉食作為主菜,但還是有絞肉等肉品烹煮在其中。」嘉義大學動物科學系吳建平副教授認為,「無肉日」在減碳上的效益,精神大於實質,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於農牧業的生產方式。
民以食為天,如何兼具環保概念與飲食習慣,教育宣導是政府在實行政策之外,更重要的課題。竹崎國中教師林依潔說,學校會在蔬食方面多做變化,蔬食日當天,會搭配麵包水果提升飽足感,或是以特別的菜色取代肉食;並且在朝會時宣導理念與動機,讓學生明白其中的教育意涵。田雅玲則建議,蔬菜的纖維質多,應該切小塊一點,以方便學童咀嚼下嚥。
蔬食並非素食,肉食減少也能降低脂肪堆積;但學校推動時也務必教導學生,蔬食推行背後隱含的意義,或是提出其他配套措施與選擇,才能有效說服學童,在每一餐都能吃出健康與環保。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