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國民大會論壇5-4】農村營造--以社區為本的農村工作
【社造國民大會論壇5-4】農村營造--以社區為本的農村工作
編按/今年10月3日,社造學會在士林社大舉辦的「社造國民大會」,包含了五場次的論壇,其中農村營造論壇由台灣鄉村社會學會秘書長彭立沛及學會理事長曾旭正共同主持,並邀請多位在第一線從事農村社區營造的社造工作者前來分享他們的經驗,包括土城彈藥庫產銷合作社籌備處連絡人黃仁志、水牛設計部落有限公司規劃師呂耀中、國立聯合大學建築學系所主任王本壯。會中提出以鄉村社造的概念凸顯農村社造更為多元的內涵,此外,農再條例也是討論的重點之一。
鄉村社區營造的實踐(彭立沛/台灣鄉村社會學會秘書長)
台灣看日本的農村發展,會問:為什麼保留得下來?而日本看台灣,則疑惑:為何保留不下來?從日本奈良?山的農村經驗中可以發現,在鄉村社區營造的過程中,必須看見土地、宗教、與人的連結,而思考有甚麼地方是值得重視的,此外,理解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差異,也是重要的。
現代的農村不只有農業,或可以鄉村的概念來豐富農村的多功能特性,將「農村營造」稱為「鄉村社區營造」。鄉村社區營造在本質上其實就是一種區域發展,營造的目標除了永續以外也可以有不同的想像。城鄉之差別在於後者對既存的自然、文化、產業與社會網絡等條件的依賴更深,因此在鄉村社區發展的過程中,必然需要解決這種依賴所相對產生的社區生活問題,謹慎地發揮創新的能耐以減少既存的不利條件。
土城彈藥庫-城鄉交界的農地之意義(黃仁志/土城彈藥庫產銷合作社籌備處連絡人)
土城彈藥庫移儲、轉開發為看守所的政策爭議從多年前開始發燒。彈藥庫位於城鄉交界之地(peri-urban interface),城鄉交界之地的生活環境雖為鄉村,但因其鄰近城市的地理位置及發展歷程,土地如何使用通常是從都市眼光、價值觀來決定,既有的治理結構亦以都市為主,無法回應當地(鄉村)問題。
土城彈藥庫的社區營造,是從社區(對開發政策的)抵抗轉化而來。社區抵抗是由於共同敵人使私利受損的外在情境,因而形成同仇敵愾的集結,過去生活經驗中形成的社群成為內部的網絡基礎,而藉由農村好客文化,可吸引外來援助者帶入資源、視角、資訊,持續參與抗爭的動員。在社區抵抗的過程中,社區除了開展政治民主及其他社會議題的認識,也開始必須面對政治拿捏的問題;而外援團體也必須清楚認知自身介入社區運動的角色。由於環評問題,縣政府不再送交開發土城彈藥庫的計畫,在共同的威脅因素有了階段性的決定後,這股集結起來的力量回歸日常生活,新的存續目的便建立在與社群具有緊密相關的利益創造之上,讓成員共同獲利(公平性的兼顧)。
農村社造的特殊性在於,「工作」與「日常生活」往往是交錯進行,溝通通常是私下、個別地進行,會議不見得能得到效果;而信任基礎則涉及種種行為表現甚至各種私人關係,專業角色在其中被視為是有能力執行特定工作,不見得等同值得被信任。在社區營造的過程中,利用農閒時間共同以自力營造的方式進行社區實質空間改善,包括田園木平台、生態廁所等等,除了讓成員有機會互相學習與嘗試外,產生的具體小成就也是社區共識的驗收。這是在實務操作的工作中,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那些因抗爭而學會的大字眼、溝通且面對在大字眼底下的認知和實踐差異。土城彈藥庫一步步來,除了目前在不同的層面有不同的組織,未來更有著「彈藥庫產銷合作社」的願景。
土溝農村-從社區營造到農村再生(呂耀中/水牛設計部落有限公司規劃師)
台南縣的土溝農村從2002年開始,踏實地以民眾自力改造空間的方式,推動社區營造工作。2004年台南藝術大學團隊進駐後,團隊開始與社區一起推動一連串以空間藝術改造為基礎的共同營造工作,包括「水牛起厝」、「鄉情客廳」、「平安竹仔腳」等。泡茶聊天、傾聽、記錄觀察是較容易進入社區的方式,而藉由小公園的設計規劃和居民的關係更密切。然而在合作初始,居民們「沒意見」的背後所代表的往往是居民們聽不懂、不適應團隊慣用的語言,而年輕人的加入,也使得居民感到自己沒有甚麼好做的;因此「社區參與」的方式必須有所調整,並且「並非一起流汗才叫參與」,如何透過有活力的活動、活化空間,讓居民一起同樂地參與,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團隊也嘗試利用外界協力來擾動社區,例如邀請日本的農村規劃者平井秀一先生與居民一同進行「土溝願景工作坊」。而兩年前開始的「水水的夢」,結合環境教育(如H2O水環境探險隊、環境體驗營)與環境改造(如中排整治、環境藝術、論壇)等,讓大家的噩夢可以透過運動、感動、行動的過程,最後變成美夢。
兩年前,幾位曾參與土溝社區營造的南藝大學生在畢業後成立水牛設計部落公司,他們在社區中作為整合的角色,因應文建會的農村再生建設先期規劃,結合不同的協力團體成立農村再生推動小組,進行社區基礎調查、舉辦說明會,在深入參與後提出結合生態、生活、生產、藝術的四向迴廊和六項計畫,期待以「老祖先忘記留下來的,我們找回來!老祖先留下來,而我們忘記的,讓我們想起來!老祖先沒有的,讓我們創造!」這樣的精神,為社區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災區培根」的中區經驗(王本壯/國立聯合大學建築學系所主任)
莫拉克颱風後至今,災區漸漸回到生活常軌,然而重建速度不能一味趕快,必須要針對受災地區的受災狀況、需求等進行了解,才能提出適切的重建培訓與輔導。此外重建不等於復舊,因此將重建的速度變慢,才能夠有較多的時間,去創造更多討論和參與的機會,讓社區為了持續性的發展而凝聚共識、進行長遠規劃。
政府針對莫拉克災區重建而推動的「農村再生重建培根計畫」應該被視為受災社區重建配套的先期奠基計畫,循序漸進引導社區居民參與、進行社區培力工作、進而積極參與自主重建,而非一開始就期待災區居民熱心上課。而除了社區營造的培力,建立社區防災、減災、救災的觀念與操作方法,也是因應災後自然環境變化而顯得更為重要的。最後,這些重建地區相當需要有如土城彈藥庫一樣的長期投入團體,作為連結資源、動員的平台,不只是幫忙他們取得資源,也是為他們帶來農村的希望。
【討論】
農再條例過了,農村社造似乎是勢在必行,到底應該如何看待、如何作?
呂耀中:
農再是建設經費,並非社造經費,只是水保局將之與社造綁在一起,並以SOP的方式去評量、衡量經費發給與否。農再本身並不可怕,做不好才可怕。
王本壯:
水保局強畫培根計畫,主要大概是工程、技術的部分下去作,然而要問的是主流價值對農的看法,水保局跟農會有沒有想要改變?農友社會地位、目前得不到應有尊重的情況應該是要被改變的。
彭立沛:
作為規畫者,應該要能夠整理出一些未來可用的知識,例如參與式規畫這類專業應該被強調出來。因為都市不可能不需要鄉村、鄉村也不可能不需要都市,因此談鄉村時應該由區域的角度去談,而非僅談鄉村,如此鄉村的重要性便會提高,或者將可評量的鄉村變項評估出來,或許能夠提供一個關於當前鄉村價值被低估的解套方法。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