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缺一劇團 專業的非科班
【記者鄒惠兒/北市報導】沒有背景、沒有名師作戲劇顧問、一群默默無名且非科班出身,因憑著對戲劇懷抱夢想的學生,組成了「三缺一劇團」。劇團核心成員陳亮君說:「我們一直都把自己定位成專業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投注了非常多的心力和時間,在學生時代就把劇團當成半個戲劇系在唸了。」
這群年輕人就是想做自己的戲,以戲劇作為溝通的平臺,向觀眾及社會發聲。大學時代就在辦演出,二OO五開始製作創團作,到了今年的演出《一百種回家的方法》票全數售罄,三缺一劇團已漸漸地在小劇團界嶄露頭角、名聲漸旺。
當初成團團員多是輔大英文系畢業,他們在英文系深厚的戲劇傳統、年度公演、畢業公演、選修課程建立了基墊,之後團員也時常到別的劇團擔任演員,直接在業界磨練。
非科班出身的團員,沒有受過完整的專業戲劇訓練,是缺點也是他們的優點,陳亮君表示,他們比較不會受到戲劇理念的框框限制,「不會覺得『戲劇』該是怎麼樣的,一部戲的製作流程必須是如何如何的。」太過在意某些「規矩」或「規範」反而是約束創作,所以三缺一製作的故事題材都是從生活出發,並不會過於在意戲劇表現手法,而是回歸到戲的主體本身。
演員兼宣傳人員賀湘儀說,製作一部戲就是要讓它給人觀賞,所以他們偏好比較輕鬆舒服,內容不艱澀難懂的戲種。她希望打破一般民眾對小劇場的既定印象——「一定看不懂、一定讓人想睡覺、一定在唱高調。」執行製作人員王若璠也附和表示,他們不只是對戲劇懷抱夢想,也會考量現實的層面,在行銷及宣傳方面都會花時間下一番苦功,雖然劇團才成立三年多,但行政體系都很完整扎實。
有些小劇團會忌諱和「商業味道」扯上關系,而不重視宣傳和行銷,王若璠說即使他們把票都賣完,也不可能賺錢,最多是拉平一部戲的製作費,「小劇場本身就不可能是『商業』的東西。」
每個團員平時都有各自的工作,在工作之餘辦劇團,對陳亮君來說是種「樂趣」,她說:「不是那種好玩的、很喧鬧的『樂趣』,而是當你在做這件事時,你是快樂的、是幸福的。」即使中間有辛苦的過程,但它比工作更有意義,「因為它無償,沒有薪水,可是大家還是願意繼續做,代表我們真的是喜歡戲劇。」
《一百種回家的方法》是臺灣首創第一部描述拉子媽媽故事的戲劇。這群拉子媽媽有的是想要擁有自己的孩子,但她們在法律上沒有監護權,家人也不給於支持,於是只能完全靠自身力量供養孩子,但經濟上比其他一般家庭都面臨更多問題;有的則是在早期社會觀念的壓力下步入婚姻,結果在孩子及情人之間拉扯。
擔任這部戲導演的陳亮君,同時也是臺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公共教育組的組長,她表示當今有許多的「主流同志」,他們多是精英分子、中產階級和年輕人,勇於侃侃而談,也有慾望大聲為自己爭取,但拉子媽媽只是默默地在生活,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性向,甚至是多重的弱勢(包括單親、低收入家庭),想撫養孩子卻沒有監護權,能見度非常低,算是同志中的邊緣。
陳亮君發現這項議題很少被討論,她希望這群拉子媽媽可以通過這部戲認識彼此,集結起來,人多力量才會大。很多拉子媽媽來看了這部戲之後很感動,受到鼓勵而希望劇團重演《一》劇,讓這個社會看到、認識她們。「當你發現身邊也有人和你一樣,才會勇於坦誠,這也是對於自我的一種認同。」
陳亮君對三缺一劇團的展望,就是繼續保持開放和多元,格局才能擴大並進步。當保持一顆開闊的心,不會去仇視或歧視別人,視野就會比別人遼闊。「一直有機會讓自己打開、打開。」她揮舞著雙手說:「對團員來說都是一種收獲。」
賀湘儀說,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很幸福的事,「不管有沒有錢,得到多少肯定,希望我們永遠保持熱忱。」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