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菸燃燒後帶來的空汙危害 : 顆粒物質
日前新聞報導指出,台北市動物園閉園修繕終於完成,近日重新開放入園吸引大批遊客。不過由於來台北市動物園的遊客親子人數眾多,且此時也正是許多動物的育幼期,園方再次提醒遊客,動物園內是無菸公園區,請民眾相互提醒園區全面禁菸。
你可能知道,吸紙菸是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但你可能不知道,紙菸在燃燒後產生的顆粒物質,對空氣品質和我們的健康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紙菸燃燒後,釋放出來的煙霧中包含了大量微小的顆粒物質(Particulate Matter),這些顆粒物質不僅污染空氣,也對吸菸者和非吸菸者的健康構成威脅。即使在通風良好的情況下,這些顆粒物質仍然能夠在室內滯留數小時,對不吸菸者,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造成健康威脅。
空氣中的顆粒物質有許多來源,在戶外和室內環境的來源大不相同。都會地區的戶外顆粒物質的主要來源是汽機車所產生的,而烹飪和吸紙菸是室內顆粒物質最常見來源。這些污染源通常與燃燒活動有關,而燃燒活動已知會排放大量毒物及黑碳(煤煙)顆粒。特別是吸菸期間,室內顆粒物濃度會顯著增加。
吸紙菸者只要點一根菸,紙菸開始燃燒,紙菸燃燒菸草的過程中就會產生超過7000種化學物質,其中近百種屬於有害人體的化學物質。紙菸煙霧中也包括固態和液態的微小顆粒物質,這些顆粒物質的直徑通常小於10微米(PM10),甚至小於2.5微米(PM2.5),能夠深入侵人體的呼吸系統。紙菸煙霧中的這些顆粒物質也包括不完全燃燒反應下產生的黑碳顆粒。 科學證據已指出,暴露於含有害物質的顆粒物質會與許多不良健康影響相關,如心血管和肺部疾病、神經退化性疾病以及產後新生兒的不良出生結果。長期吸菸者的黑色肺部與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的人群,以及在煤礦工人中常見的黑肺病相似。吸入的黑碳顆粒沉積在肺部,不能被纖毛輕易清除,積聚在肺部,從而延續慢性肺部炎症,導致纖維化和損害,即使在暴露停止後很久仍可引起結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冠狀動脈心臟病、心力衰竭、肺癌以及早逝。先前發表於頂尖科學期刊eLife 的研究發現,在吸紙菸者的肺組織中觀察到的黑色物質是奈米尺寸的黑碳顆粒,是一種來自有機物(如菸草)不完全燃燒的普遍成分,且這些黑碳顆粒會觸發肺部細胞的DNA斷裂,導致肺部發炎。此外,由於這些黑碳顆粒無法完全清除,所以當有細胞死亡時,它們會釋放到肺部其他地方,使肺部發炎和產生永久的損傷。
因此,為了減少顆粒物質污染空氣,必須實施嚴格的室內禁菸政策,以減少室內空氣中有害顆粒物質的濃度,保護非吸菸者的健康。此外,讓吸紙菸者轉用無煙替代產品,例如不會產生固體顆粒物質的加熱式菸草產品,以減少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顆粒物質對空氣品質的影響。我們也必須提升公眾對紙菸燃燒後顆粒物質污染及其健康影響的認識,進一步增加公共意識,促進減少危害的生活方式。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