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統,究竟有沒有全新感受? 大溪老街是否能擺脫俗套窠臼?
記者桃園大溪報導(2011/01/21)
大溪老街和三峽老街等具有歷史意味的旅遊景點,日前媒體報導這些老街同質性太高,使民眾感覺好像「都在走同一個地方」,沒有地方的特色。以建築風格來說,這兩個老街皆是在日治時代下的產物,而當時的殖民政府受到歐洲文化影響,因此這些建築都具有巴洛克式的華麗風格,即使是普通的商家,為求一致及整齊感,整個街道都採用如此具有立體外觀和花樣繁複的雕飾,如果那一家是比較有錢的,還會上彩增添生氣。
位於大溪鎮的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這三條街屋是由店面形成之商街,是台灣現存巴洛克式街道最完整的地點。而三峽的老街也是巴洛克式風格的街道,但其建築使用的材質兩者略有不同,三峽老街以紅磚屋為主,而大溪老街的牆面以磨石(或洗石)、灰泥為主,在後期還加進具有傳統風格的吉祥圖騰,如花、鳥、蝙蝠、水果等,雖兩者建築風格類似,但還是有些微的不同。
以販賣的店家來說,現在幾乎都有賣臭豆腐、香腸、肉圓、水煮玉米、醃芭樂、水果、糖葫蘆等,老街就會有一些甘仔店,這些小吃小物幾乎成為一種「模式」,似乎到哪裡的夜市、風景名勝或老街都有這些東西。大溪老街也不例外,但除了這些東西,大溪還有一些特殊的名產是別的地方少有的,吃的如大溪黃日香豆干、豆花、客家大湯圓等,用的(觀賞的)如大仙傀儡、陀螺、木屐、神桌、木製傢俱、童玩等,都具有當地的特色,所以不全然如新聞所說同質性「非常的高」。換個角度想,那些小店也是因應遊客的需求而生的,人多的地方就會產生聚落,現在就是聚了一堆商家,如果他們想賺錢,也不能完全依靠當地的特色,只能當作「綠葉」來陪襯這些地方特色囉!
(三峽鎮老街)
(三峽名產)
三峽照片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DGaODbCTEUdQnJZo2GAG9gGO/article?mid=4064
大溪鎮老街風采
(大溪老街街頭)
(店家)
(牌匾有上彩)
(傳統與現代建築比鄰而居)
(吉祥雕刻)
(街景一隅)
「無」地方特色小吃
(必備公式:臭豆腐)
(不知為何會出現的新埔柿餅)
(?子工坊?)
(鳥蛋貌似也是公式)
(很好吃,但不確定是否為地方特點?)
「無」地方特色小店
(雜貨店)
(百貨公司也有進駐的產品)
(手機袋)
(店名挺有趣的)
(咖啡店)
(像是夜市會有的東西)
大溪地方特色產物
(木屐)
(大仙魁儡)
(神桌)
(木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