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高雄見學>重建社區觀察記錄(下)

2011/01/24 17:24
4,76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編按/莫拉克災後社區見學最後一站來到了高雄,經過去年五月屏東見學、七月台東見學的視野、十二月初的嘉義,99年度的災後見學之旅進入尾聲,四大區塊的災後重建,讓我看見種種不同的問題,經由撰寫文章的過程,是不是能夠整理出些什麼呢?這還需要我好好的細細品嚐,此篇文章分為上下篇。

(文、圖/蘇之涵-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

 

【小林。五里埔】

災後重建的小林社區將一分
為三:五里埔、小愛園區、小林組合屋旁邊的日光小林二村。小林社區目前的組織主要有兩個:在五里埔的小林社區發展協會、在小林二村的小林重建發展協會,兩
邊對於重建有著不同的想法,社區發展協會的成員多半希望回到原本的地方居住、耕種;重建協會則希望在新的居住地重新發展,以日光小林的品牌做產銷。

照片

 
圖/興建中的五里埔永久屋,預計農曆年前可以完工入住。

 文建會的重建提案由小林社區發展協會執行,五里埔的永久屋興建由紅十字會高雄支會擔任陪伴與協助的角色,預計過年前可以完工入住。社區裡的永久屋扇形排列,扇形的中心點規劃為公共空間,未來以文化博物館的方式展示平埔族文物;扇形的中心點指向小林信仰-北極殿與公廨的方向。永久屋的形式跟其他基地類似,但是每一戶門外都有停車位的設計,這是建築團隊與五里埔居民討論之後的結果,屋頂還有太陽能板,據當地民眾說,這裡的永久屋也是謝英俊團隊的設計,儘管跟我們印象中的模式不太一樣。

照片

圖/新的聚落仍在楠梓仙溪畔,許多居民希望不要離原本的家鄉太遠。

照片

圖/每一戶的屋頂都有太陽能板。

照片

圖/小林五里埔社區興建中的蓄洪池。

照片

圖/圖前的空地為永久屋基地未來的公共空間,目前規劃為小林文物館。

照片

圖/風災後,河道拓寬的楠梓仙溪與舊甲仙大橋。

除了永久屋的重建,小林的重建是多軸線式的發展,文創產業、手工黑糖的製作、農產品的耕作與銷售(梅子、薑、筍)、人力的募集、國小的重建。

和許多災區重建的小學一樣,居民也在討論五里埔小林國小未來成為山林小學的可能,而且小林國小有著比別人更多的優勢:在民國95、96年時,他們曾發展過獵人學校。

照片

圖/在甲仙商圈南橫三星的討論。

【月眉。大愛園區】

時間緊湊,我們在園區繞了一圈,傳習教室、展售空間、汙水處理廠、滯洪池、園區的資源回收區,靜悄悄、井然有序的灰色園區,偶爾還是可以看到個人特色,小吃攤、原民木雕門牌、種滿園藝的門口庭院,日常生活的微小痕跡軟化了僵硬的精舍建築群。

最後一站,小林二村的組合屋會談,下午時刻,溫和的陽光穿透進組合屋,兩天的腦力激盪,重建的議題四面八方朝我們湧來,強度與重量讓人有些無力抵抗。莫拉克的重建不是單線的階段式進行,而是多主軸的同時前進。許多人正在面對「從頭開始的重建」,一邊等待永久屋的入住,一邊維持目前的溫飽,還要一邊想長遠的生計與產業出路,加上煩惱孩子們的校園重建,在千頭萬緒之中,明知道急不得的重建,不停地被各種壓力推著向前走,不知道這樣的重建,十年後會長成什麼樣子?

大愛園區的住戶主要來自三個區域:漢民、南沙魯、桃源,在旗美社大的協助安排下,我們與代表們會面,特別是李懷錦老師,對於重建的種種現象提出他的看法。才剛剛安頓好居住環境的居民,政府說要幫忙做產品行銷,但是哪來的產品呢?急就章的情況下,是否只能從中國的大量生產批貨來賣?八八臨工在社區裡的真實情況,臨工制度對於真正的災民到底有沒有幫助?永齡農場的企業化經營在園區居民缺乏農業生產自主性的情況下,李老師想為居民爭取耕種地,而不是現有的農場勞工或空蕩蕩農產展示廣場。此外,李老師還想到了杉林園區與週邊既有社區的關係,新長出來的「全國的第一大鄰」如何與杉林鄉共同成長,而非分食既有的資源,「不是要發展商業區,附近已經有旗山、美濃老街。杉林鄉突然長出來的村(指大愛園區),附近的居民不一定能接受,我們不應該搶週邊社區的資源與生意,應該把好處帶來,要跟附近的鄰里和平共處,相輔相成。」

因為一場颱風,人們流離失所,聚集在一個新長出來的空間,重頭開始的生命,同時面對不同層次的問題:個人生活與培力、不同族群間的相處、園區裡的社造與願景形塑、園區與週邊環境的共同成長,這樣的社區發展經驗,在台灣大概是頭一遭。但是當未來氣候異常不再是特例,而是常態的時候,大愛園區的模式恐怕也不會只是一小部份人的經驗,而是眾人必須嚴肅面對的生存議題。

從台北到高雄,三百多公里的距離,短短的四十個小時,走了四個地方,問也被問了好多無解的問題,但是,答案在哪裡?重建之路漫漫長,我們只能帶著這些問題,不時提醒自己,在實踐中找尋可能的解釋與答案。

照片

圖/小林重建發展協會在小林二村組合屋的辦公室。

照片

圖/組合屋街道的美化作品,輔導老師帶居民用保特瓶做各種設計,五里埔小林夜祭的竹拱門也看得到這些巧思。

照片

圖/組合屋街道的「竹之美」創意綠美化,挖空的竹枝做為盆栽是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營造員的作品,但是後來花花草草不知道被誰偷拿走了,只留下空竹枝。

 

延伸閱讀: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高雄見學>重建社區觀察記錄(上)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