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 我看! 港邊的日子
文/臺北縣社區營造中心 謝宜潔
「社區劇場的動力在於生命價值的實現,而不只是演一場戲!」這是今年2月6日臺北縣劇場種子座談會中,大家對參與多年來社區劇場計劃所下的註腳!
文/臺北縣社區營造中心 謝宜潔
「社區劇場的動力在於生命價值的實現,而不只是演一場戲!」這是今年2月6日臺北縣劇場種子座談會中,大家對參與多年來社區劇場計劃所下的註腳!
在這場座談會中陳淑慧老師提到了她正在宜蘭港邊社區進行的劇場模式,引發了大家的好奇,這一個「延續」與「外擴」的社區劇場案例,原本目的僅是鼓勵阿公阿嬤們透過劇場的方式表達內在的情感與個人生命歷程,但經過三年的經營與累積,原本為了好玩而參加社區劇場課程的阿嬤們不但能放開心胸在台上演出自己的故事,更因此帶動全村在第三年一起來書寫故事筆記,並於今年將故事彙編成劇本進行演出,除了成為全村共同的記憶之外,也藉此引出社區居民集體參與的公共性。
作者不例外的也出席了這場由全村共同參與「我聽!我看.港邊的日子」的演出,看著阿公阿嬤在台上把對生活的無奈、內心的掙扎用著簡單的肢體動作與富有生命厚度的聲音娓娓道來時,腦海中閃過一幕幕童年時與阿嬤相處的情景,內心的激動無以言喻……生活的忙碌讓我們忽略許多生命過程中的點滴,這次的演出,讓我重新省思自己對生命的態度,藉這份側記,與夥伴們一起分享這份悸動。
用生命去說故事
3月27日一個週末的晚上,岳名國小圖書館內門庭若市,爸媽帶著小孩、阿公領著孫子,就為了來看一場屬於港邊人的生活劇場;值得注意的是,那是一個平凡到再不能平凡的故事,但卻是由140位社區居民共同書寫故事筆記作為素材,由一一擬爾劇團的前團長─淑慧老師蒐集彙整,並協助不識字的阿公阿嬤以口述的方式記錄故事,最後再將故事筆記讓專業的劇團編導,帶領著社區裡的阿嬤共同演出這些寫實的生命故事。
只見當天晚上七點半已過,戲劇遲遲尚未開演,淑慧老師便跟大家解釋:「因為阿嬤看到彩排時照片身上的衣服不漂亮,所以趕緊回家換一件結婚時的衣服來,請大家再等一下!」觀眾席一片哄堂大笑,而阿嬤對戲劇的重視與認真更讓整部戲顯得開誠布公,港邊的故事就在這樣的氣氛中誠摯登場!
故事是從小學生君君回港邊社區的阿嬤家過暑假開始,一個都市來的孩子透過港邊其他小孩的口中認識了港邊的特色,從有形文化資產的「百年古井」、漁業文化裡換工起厝的「石板屋」,到當地的歷史脈絡「廟地」地產問題等,在在顯示了港邊社區居民對這塊土地的認同與熱愛,甚至從阿嬤描述「現在撿扁石來彩繪不如從前要走上好一段距離」的橋段來帶出地球暖化造成的環境衝擊問題及社區與其周遭生態環境共生共榮的發展目標。
然而,回到最複雜也是最純粹的人際互動,港邊人家的生活才是最感動人心的戲劇素材,因此老師鼓勵阿嬤們用故事串連的方式娓娓道來她們的生命歷程。其中有一幕是,一個從小被阿嬤帶大的孩子,因為到了入學的年紀要被父母帶回台北就讀小學,即將離開心愛的阿嬤身邊,孩子當然不願意地大哭大鬧,但最後仍在父母與孩子溝通、阿嬤安撫孫子情緒後一一不捨地和阿嬤說再見,這一幕便讓觀眾熱淚盈眶。在戲劇結束後,淑慧老師更提到在這個真實的故事背後,於排練時,每每演到孫子被帶走的那一刻,阿蝦阿嬤都會因忍不住想念孫子的情緒而落下眼淚。
另外一個讓人深感無奈的故事則是成年的兒子因為想去臺北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而和媽媽大吵一架,孩子固執於遠大的夢想,而母親也有許多憂心與不捨,其中的五味雜陳讓觀眾感受到當現實狀況與情感上衝突時內心的拉扯與掙扎。當然,港邊的故事不只有年輕人口外移的無奈,當阿嬤含蓄地唱著「望春風」懷念起談戀愛的酸甜滋味時,便帶出另一幕最純真的感情牽絆,當女方答應男方求婚以後,他們不像社區裡其他年輕人一樣決定出外發展,而是決定留在港邊這樸質的故鄉。這一幕更是演出了一些社區朋友的心聲─「對家鄉的呵護與認同」。
用生命去聽故事
透過劇場呈現個人生活樣貌及生命歷程,我們可以從中瞭解住在宜蘭港邊社區裡的小孩、年輕人及社區長者到底關注著哪些事?戲劇中幾位小朋友和阿嬤們即透過圍圈圈聊天的方式談論著自己或大或小的夢想,其中有人想當人人都怕的老師,有人則想當一位受人敬畏的警察,有人童言童語地訴說著要當機師載北極熊到外太空,也有人實際地許下承諾要買一間房子給媽媽;阿嬤們更在叨叨絮絮中感慨地聊著以前因颱風常淹水所以想「起一座新厝」的夢想,隨著自己結婚、生子,便一肩擔起了照顧家庭的責任,因此現在只希望未嫁未取的子女能有好的歸宿。
為了更完整地呈現140個社區朋友分享的故事與經驗,戲劇的最後一一擬爾劇團以富有表情的聲音及簡單的肢體動作配合故事經驗,朗讀出其他社區朋友所看待的日常生活事物或公共議題,整段演出就在大家自己的生活寫照中畫下句點……
未經專業訓練的阿嬤們演技雖略顯生澀,但透過平易近人的劇情鋪陳,阿嬤們的生活與心聲得以在舞台上被表達、被看見,也因為這些誠然的生命故事或許正與台下的我們有某種生活情境上的巧合,當我們聽著、看著這些劇情的發展,便很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的生命歷程去做連結、詮釋,因此,儘管未必是專業、精緻的演出,卻引人深深悸動。
不必上兩廳院 生活美學就在港邊
相對於精英、專業的劇場概念,淑慧老師將劇場的舞台帶進社區,全村動員起來書寫劇本。當然,要從陌生的互動中建立願意分享故事的信任關係是需要長時間經營的,淑慧老師從三年前即帶著港邊的阿嬤走上「扮戲」這條路,從第一年由劇團詮釋港邊歷史的發展到第二年從阿公阿嬤的生命故事中擷取元素並陪伴他們演出,參與的一直都只有參加戲劇工作坊的社區長者們;但在第二年演出後,社區劇場開始對社區有了小小的擾動,來看戲的社區朋友及阿嬤的家人皆針對這場戲的內容頻頻討輪,於是淑慧老師瞭解到「是時候了阿!」便在今年廣泛地收集社區的故事,帶著阿嬤把故事活生生的呈現出來。
或許阿嬤們不知道什麼是「文化創意」,但她們的生活就是文化,把自己的故事演出來就是創意;或許阿嬤們不會寫字,但他們用感受了十幾年的色彩,繪出自己家鄉的風景當作舞台背景;然而,在排演的過程中,阿嬤們也擁有創作劇本的權力,就如同阿蝦阿嬤在演出與孫子分離時的橋段,心裡頭難以割捨的親情與想念之意頓時被喚起,慶幸的是,劇本可以照自己的意思調整,因此才讓她能夠藉此釋放情緒,進而得到安慰。
這場「我聽!我看.港邊的日子」是運用當地居民熟悉的文化語言,表現出他們的生活與處境,這些居民的個體差異所造成的衝突與落差,正是這部戲從收集故事筆記開始到戲劇演出後的美感所在,因此要看感人的舞台劇不必千里迢迢到演藝廳吹冷氣,生活美學的價值就呈現在港邊社區每天的生活之中!
是生活美學也是公民美學
透過社區劇場,一一擬爾劇團邀請社區朋友及阿嬤們從日常生活經驗著手進行對話的練習,讓把家庭擺第一的阿嬤和自己進行對話、讓不同年齡層的社區朋友進行對話、讓人與再地環境進行對話、讓所有人與公共事物進行對話。在這個過程中,社區朋友因為從規範中解脫得以認識了自己,也認識了社區,更認識了自己與社區間的關係,社區議題便在共同書寫的故事筆記中浮現:廟地與年輕人口外移的關連性、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等公共議題,都將有助於社區共識的凝聚,並可做為公共參與的基礎,因此港邊社區劇場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美學,更是一種公民美學。
<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