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石教育系列2:不強灌智能 培養孩子生活能力
進入馬里光部落幼兒照顧中心的範圍,首先看到的是以竹子裝飾的外牆房舍,強調泰雅族特色。幼兒照顧中心和部落的數位機會學習中心相連,族人可將孩子託付在此,也可在數位中心上電腦相關課程。
在ㄇ字型的房舍中,有小朋友的睡房,中間則是教室,旁邊還有廚房,以及照顧中心原屋主所住的房子。中間的庭院種了許多植物,有不少都是平地看不見的。負責膳食的媽媽兼老師們下廚時,都可以隨手摘取來加菜或者佐料,都是自家種的,她們照顧孩子和農作物都很細心。
進入教室之前,大家都要把鞋子脫下來,好好地擺在鞋櫃中。小朋友們的外套,也有可供吊掛的鐵桿當做衣架。洗手清潔、預防各種疾病更是重要,在洗手台前,部落族人設計了小朋友可以走上的台階,讓孩子自己跨上兩層階梯,轉開水龍頭。紅的標籤是熱水、藍色標籤是冷水,老師都有教。
集體照顧延伸至教室
照顧中心有3位老師,都是扮演著部落婦女、家長、老師的身分。但這「老師」並非傳統定義中的教師,因為平地小學、托兒所不會教導原住民小孩族語,也不會細心區別族群的差異性。對於3位老師督魯安.慕妮、江彥蓉、沙美.伍道來說,原住民族的部落婦女,本就有大家輪流、互相照顧彼此小孩的傳統。
因為部落自發性的需求,再加上至善的募款協助,讓尖石後山包括泰崗、養老等數個部落開始重建傳統的互助與換工照顧。至善社工分享經驗,剛開始時,大家都不知道帶孩子除了人力之外,還需要什麼?
後來在經驗中慢慢學習到,在部落裡的照顧中心,課桌椅如果是撿來的,那就要把課桌椅腳都鋸短到適合小朋友的高度。每個照顧中心都可能會收到善心人士好意捐贈的玩具或書,不過至善也提醒大家,玩具太多會讓小朋友分心;1到4歲的幼童以無字版的童書為最佳。
課程重視泰雅族傳統
馬里光部落幼兒照顧中心因老師理念的關係,大家都認為,要教導孩子成為泰雅族的學生,認識泰雅族文化;特別在課程中設計和族群相關的知識,當然也包括族語的傳承。老師們將輕快地兒歌改編成「泰雅族
語版」,教小朋友們學著唱,記住歌詞的時候,同時也記住族語。
例如那首「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falling down,falling down……」,經過沙美.伍道老師帶動唱,變成族語版的兒歌,替換成了泰雅族語的「頭、手、眼、鼻、口」,再加上肢體動作,孩子記得很快。
用愛心改善資源落差
沙美.伍道認為,有時候原住民孩子會被說反應慢、有學習障礙,「幼時啟蒙真的很重要」。但偏鄉資源不足,孩子要看醫生、進到城市中掛號,路程相當遙遠,另外就是族人不見得認識與幼童相關的疾病,即使覺得孩子可能聽力或者理解力有點問題,也不知道要帶去診斷。
她笑說,老師們都把照顧中心的孩子當自己小孩一樣疼,但無論是老師或者父母,愛孩子都要有正確方法。「用對方法教孩子,就知道原住民孩子資質一樣好。老師要訓練孩子專注的能力。」
沙美.伍道說,自己小時候沒念國小前,也是沒上托兒所、幼稚園,就這樣過了。長大之後看到各地部落的孩子還是如此,覺得「很浪費時間」。部落就是最好的教室,耆老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馬里光部落幼兒照顧中心認為,在幼教階段,該教給孩子的是基本生活能力,不是填塞ABC。
「教孩子自己穿鞋襪、上廁所,照顧好自己。更重要的是陪伴他們長大,讓在外的父母們安心工作。」沙美.伍道強調,基礎的生活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會跟著孩子一輩子,當然要優先讓孩子學習。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