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馬拉松發展歷程
照片
圖/翻攝台北馬拉松臉書
2024臺北馬拉松於本月登場,這也是臺北馬拉松在2024年1月成功獲得國際田聯金標後的首次賽事,扣除達完賽標準免抽籤選手及受邀跑者,全馬中籤率僅3成,創歷屆新低,顯見馬拉松深受國人喜愛。
國際田聯在2008年推出路跑賽事標準評定系統,把賽事分為金標賽事、銀標賽事和銅標賽事共三個等級,並又有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其他賽事三個類別。台灣四大馬拉松賽事分別為「臺北馬拉松」、「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高雄富邦馬拉松」, 2023年萬金石馬拉松已從銀級晉升為金標等級,成為台灣首個獲得金標籤認證的賽事,目前,臺北與萬金石並列台灣國內唯二世界田徑總會金標籤認證的馬拉松。
在台舉行的馬拉松相關賽事中,最早可追朔1916年1月日籍商店公會「府前會」在台北重慶南路舉辦的路跑賽,僅限日本人參加。同年四月《台灣日日新報》舉辦的「全台馬拉松大賽」就開放台灣人參賽,共有17名台灣人參加,日本參賽者約上百人,總長約12公里,最後由台灣人林和奪得冠軍。
台灣人運動風氣逐年興盛,1979年中華民國田徑協會舉辦「第一屆(金山)馬拉松錦標賽」,後來改名萬金石馬拉松,是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事,1986年「臺北國際馬拉松賽」、2007年台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2010年高雄國際馬拉松、2012年田中馬拉松陸續創辦,馬拉松賽事如雨後春筍般舉行,逐年成長,最高紀錄為2015年663場,隨後每年都能維持500場,然而,2019年疫情衝擊之下,馬拉松賽事逐漸減少,2024年統計來到473場賽事。
民眾普遍反映馬拉松深受國人喜愛,通常開放報名立刻秒殺,相信台灣馬拉松活動可以持續高熱度,這也仰賴主辦單位的用心、跑者的參與度以及居民的支持。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