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國際回顧:空氣污染嚴重 北京奧運恐受阻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撰文:江佳穎
2001年7月北京申奧成功,正式取得2008年奧運主辦權,當時天安門廣場上歡天喜地的場面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中國近幾年經濟發展快速,工業生產隨之而來的空氣污染,不僅成為全球氣候暖化的幫兇,空氣品質對健康潛在的威脅,也是這個2008年奧運主辦國,最常被國際社會抨擊的目標。
國際奧委會已公開揭示,環境、運動與文化,是奧運精神的3大支柱。而北京可能是歷年來所選出主辦城市中空氣品質最污濁的,當初在計劃申辦08年奧運主辦權之時,北京市政府和中央政府提出20項改善市內環境的承諾,並撥款122億美元作為改善工程的資金,其中有6個關於改善空氣品質的項目。2005年11月,北京奧委會也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簽訂協議,協訂中包含避免空氣、水及噪音污染,承諾提供對環境友善的運輸系統及造景,及固體廢棄物的妥善處理,並且將積極推動環境意識宣導。目的在讓2008年的夏季奧運更為環保,期待樹立一個綠色奧運的典範。
為實現奧委會所訂立之綠色環保目標,北京當局推動許多措施。包括關閉北京周邊數千個小型煤礦;限制機動車排放量;實施單雙號上路制限駛車輛;並頒發獎金鼓勵檢舉環境污染等。然而,UNEP2007年赴北京對環境承諾的評估報告指出,縱使大氣污染物在05年前都呈下降趨勢,但在07年卻又開始回升,部分甚至回復2000年剛開始改善環境工程的水平。在某些時刻,北京的污染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安全底線。
目前距離北京奧運揭幕已經不到1年,國際奧委會及UNEP在10月分別提出警告,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部分室外競賽項目可能被迫延期。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表示,「雖然北京有努力嘗試,但其空氣品質恐怕無法在奧運開鑼前獲得顯著改善,為此我們或許有必要重新排定部份奧運競賽的舉辦時間,以確保運動員的健康受到周全保護。」部分國家也決定延後抵達北京的時間,避免惡劣環境對選手身體造成傷害。
儘管北京官方近年來一直致力改善空氣問題,但快速發展的經濟以及每天增加1000輛的汽車,導致官方治理環境的努力收效甚微;與此同時,投資400億美元的北京奧運建設也造成空氣品質惡化。
北京奧運即將在2008年8月8日開幕,相關的場館與硬體設施正在加緊趕工,隨著建設的腳步加快,北京地區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許多歷史建築與傳統巷弄更飽受摧殘,急速消失。工廠關閉也造成眾多失業人口。在空氣污染仍有很大問題的情況下,北京2008年的奧運究竟能不能順利揭幕,仍是一個未知數,而更後續所要面臨的文化社會衝擊,恐怕是在奧運熱潮過後,北京將要面對的更艱難挑戰。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