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課稅不正義?!

2012/06/03 16:31
2,774次瀏覽 ・ 0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吳振昕/台北報導】在證所稅吵的沸沸揚揚之際,許多學者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卻提醒朝野,台灣的「賦稅人權」長久以來受到忽略,讓人民陷於無止盡的苦痛,才是稅改中最值得重視的民怨:立法委員尤美女日前舉辦公聽會,十數位遭稅務機關無理課稅的稅災戶,現場控訴遭國稅局鴨霸課稅的血淚史,稅改倒退嚕,全民呼籲設立「納稅人權利保護官」。無獨有偶,在520馬總統上任前夕,台灣法學雜誌也在台大舉辦「課稅正義與法律解釋系列學術研討會」,大談台灣課稅不正義的現況,「快樂聯播網」FM89.3每週日下午六點到七點「刑男大律師」節目,本週日採訪參與研討會的學者專家們,讓聽眾朋友更清楚當前賦稅制度在法規上及執行程序上出了甚麼奇怪的問題,讓百姓權益嚴重受損。
   
  

前司法院大法官城仲模、前司法院大法官黃茂榮、東吳大學法律系陳清秀教授等學者專家紛紛表示,國內稅務人員法學素養普遍不足,導致訂出來的行政命令與執行程序都不合乎法律,甚至違背憲法精神,導致人民權益竟然硬生生被「人民的公僕」稅務人員為了做業績而白白犧牲。

  節目中學者專家將告訴大家甚麼是人民有依法納稅的自由之「租稅法定主義」?甚麼又是保障賦稅公平合理的「實質課稅」與「量能課稅」原則?而國稅局又是如何將原本用於保障納稅人權益的「實質課稅原則」,變成強加人民稅賦的口實,又怎樣將納稅人主動提供稅務資料的「協力義務」,硬凹成「自證己罪」的惡法?也將剖析稅務機關如何「斷章取義」,只採對自己課稅有利的部分課稅,不顧「課稅基礎應對納稅人有利與不利之部分均應審酌」等原則因而產生很多不公不義的爭議。甚至有部份稅務員為了增加稅收,擅自曲解所得性質、變更遊戲規則,嚴重擾亂經濟活動,殺雞取卵的作法令人髮指。

  馬總統曾表示「民主不只有選票」,與會學者專家也認為「法律不只是法條」,「惡法」不應「亦法」,而應彰顯法律訂定時之良善美意,讓法條發揮其原始精神,才能變成善法,如果稅務人員都能有這樣的法學素養,不以課稅多寡為目的,而以如何讓賦稅公平合理為目標,如此才能讓徵納方在增加互信基礎上獲得更多的稅收。

  主持人Toro 蔡表示,設立納稅人權利保護官是馬總統2008年的政見,但是自新內閣上任以來,人民卻只看到財政部的政策仍然只著重在增加稅收上,對於如何保障納稅人權益的相關措施,卻仍如此「淡定」,令人十分不耐,「刑男大律師」節目將持續揭發稅務機關之稽徵弊端,讓人民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權益,共同發聲爭取自己的賦稅人權。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沈香grabb (未驗證) ・ 2012/06/09 13:39

吳育昇擬推動「納稅人權利保護法」保障民眾賦稅權益
【記者邱義/台北報導】台灣的稅制存在多少不合理?電冰箱、冷氣機及電視機列為奢侈品,需課徵貨物稅!名模林志玲「執行業務所得」被國稅局認定為「薪資所得」需補稅;勞資地位不公平,政府卻還對資方從輕課稅、對勞方從重課稅……。由立委吳育昇5日在立法院召開「推動修正納稅人權益保護法案」公聽會時強調,政府應公平課稅,人民甘心公道納稅;他引述馬總統期勉政府單位「有則改之,無則勉之。」的發言,並表示擬將推動修正納稅人權益保護法案,並增設納稅人保護官,解決民眾租稅爭訟問題。

  公聽會邀請賦稅署副署長洪吉山,財稅教授、會計師公會、記帳士公會及律師公會等學者專家共同與會討論。中華人權協會賦稅人權委員會主委林天財律師表示,電冰箱、冷氣機及電視機在30年代為奢侈品課稅仍算合理,但現今3C產品普及家家戶戶都有,卻還是課徵10%貨物稅,並不合理,貨物稅法應要作適度修正。

  林天財並指出,財政部陳年的解釋令函也有許多互相抵觸、予盾及不適用的部分,都應進行編修。更重要的,政府必須成立「納稅人權利保護官」,以保障人民在與稅捐單位發生稅務糾紛時,不會淪於復查、訴願及遭行政法院「另為適法之處分」的無止盡訴訟當中。

  美國從2010年成立納稅人保護官後,至今共受理29萬多件申訴案,其中有高達73.7%得到救濟,執行成效良好。若在台灣實施,將也可有效保障賦稅人權。

  林天財表示,此外內政部統計人民每年最低生活所須為17.7萬元,但綜所稅每年免稅額最高只有8.2萬元。政府理應照顧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因此免稅額不應低於最低生活費用。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范文清說:「只以金額作為裁罰標準並不適當,該以納稅人是否有故意漏稅的行為作衡量。若只是因過失而短納稅捐,就該要求補稅就好,不應處罰。」違反比例原則與量能課稅原則,易惹民怨,學者建議財政部應參考各界意見定期修訂,符合時宜。高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蔡文精舉例,一名退休牧師熱心公益,捐贈慈善機關50萬元,卻被國稅局認定漏稅而課以0.4倍的罰鍰。蔡文精指出,國稅局對納稅義務人裁罰,應該視納稅人是否為「故意過失」作為處罰輕重的標準,相關規定需要檢討改進。

  賦稅署副署長洪吉山回應,「裁罰倍數表」並沒有拘束力,承辦人員也可依不同個案作裁量。對於學者專家提出,綜所稅免稅額不得低於最低生活費的部分,洪吉山說財政部會進行檢討。
台灣現行稅法仍有許多不公平的地方,如稅捐單位對於納稅人合法節稅、脫法避稅或違法逃稅的認定,是否依法有據,均需符合憲法所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立委吳育昇表示,未來將推動「納稅人權利保護法」,保障民眾賦稅人權。

圖一、立委吳育昇表示,未來將推動「納稅人權利保護法」,保障民眾賦稅人權。
圖二、中華人權協會賦稅人權委員會主委林天財指出,政府必須成立「納稅人權利保護官」,以保障人民在與稅捐單位發生稅務糾紛時,不會淪於無止盡訴訟當中。
圖三、賦稅署副署長洪吉山對於學者專家提出,綜所稅免稅額不得低於最低生活費的部分,他表示財政部會進行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