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反思:低碳生活離我們有多遠
文/宋李娜(台達環境與教育基金會中達環境法學者計劃專項秘書)
影/香港無線電視新聞報導Youtube畫面
七月二十一日,一場自北京有氣象資料以來,有記錄最大的暴雨,肆虐北京近20小時。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路段積水、公交中斷、航班停飛。大雨過後,北京市共發現因災死亡人數,達77人之多。
去年北京也下了一場暴雨,當時很多人調侃說要到北京去「看海」。今年面對這樣的慘痛事實,很多人開始用審慎、嚴肅、反思的態度來對待;有人追究為何應急預案沒有發揮實際作用,有人質疑城市排水系統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有人研究在車內遇到暴雨如何逃生……亡羊補牢不算晚,但也許,我們更需要尋找一些深層次的原因,從根本上防範于未然。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北京此次降雨的深層原因進行了解答:一方面,目前全球氣候有變暖的趨勢,地表溫度升高,水的迴圈能力增強,迴圈速率加快,極端暴雨天氣出現的概率增加;另一方面,城市「熱島效應」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暴雨發生的地區,增強了降雨強度。
現在城市裡有那麼多人口、空調機、汽車、家電等都在散熱,城市上空形成了極強的熱氣流,城市上空的熱氣流比迎風坡面的熱氣流抬升強度還要大。因此,城區的降雨強度就越來越大。
工業化時期以來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森林砍伐導致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給氣候帶來壓力,而氣候變暖增加了極端天氣出現的概率;城市地表由水泥、混凝土和柏油馬路組成,使它吸收的陽光熱量大於郊區的土壤表層,同時,汽車尾氣、空調設備等排放的廢熱,也被超量吸收,加劇了城市的熱島效應。
人類活動已對氣候起著直接和不容置疑的影響,因此人類應該儘量減少對氣候影響的活動並設法消除已造成的惡果。對於北京的這場暴雨,我們無法用「60年一遇」推脫責任,痛定思痛,我們在譴責權力機關、批判現有制度的同時,是否也應該審慎自身,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為減少“天災”做出一些人為的努力。
其實,只要你想,低碳生活離我們並不遠:少開私家車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少開空調多呼吸大自然的空氣、節約紙張拒絕一次性餐具、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等。如同《環球時報》有這樣一條評論,這場大暴雨致使77人遇難,是全北京的悲哀,但也讓這次災難也成為一個起點吧。
關於作者
宋李娜,中國政法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碩士,2010年赴美國佛蒙特法學院學習環境保護、氣候變化和能源法律課程,現任台達環境與教育基金會中達環境法學者計畫專項秘書。
【延伸閱讀】
《道路封地表 豪雨當然成災》柳中明 25-Jul-2012 聯合報
《因應氣候變遷,創造海綿城市》柳中明 14-May-2012 低碳生活部落格
《今年首場暴雨 那瑪夏挺住了》張楊乾 25-Jun-2012 低碳生活部落格
《要減災 先認識都市暴雨臨界點》陳起鳳 29-Oct-20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
6/1-11/30 0900-1700 在士林科教館七樓西側特展室
憑常設館門票免費入場(逢周一休館)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