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實踐 共融遊戲場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規模最大 共融遊戲場現身嘉義

嘉義市林森國小在11月14日,新增了全市最新,規模最大的共融遊戲場,裡面有多種遊樂設施,不只提供孩童們娛樂的場所,也能增進了親子關係。

嘉義市府體育保健科科長 趙曼妏:「嘉義市的林森國小,它本身有集中式的特教班,也有學前特教班,所以黃市長才會選擇在這裡,去辦理最大的共融式遊戲場。」

目前為了更符合孩童的使用需求,某些地方還需整修,因此尚未正式啟用,但在主任及老師的監督下,孩童搶先體驗了共融遊戲場的設施。

家長 陳小姐:「共融遊戲場,不光提供孩子們,比較不一樣的遊樂設施以外,她也可以從這些,比較不一樣的遊樂設施裡頭,去做體能的訓練,而不是反覆地,一直不斷地從事同樣的動作,讓她覺得比較無聊。」

 

共融是種精神 不是遊具類型

共融遊戲場的設計,是為了滿足所有孩童不同的遊戲需求。其中包括能力或身心狀況較不便的孩子,讓他們也能擁有平等參與遊戲場的機會,實現「共融」理念的尊重與包容精神。

林森國小校長 吳淑任:「每一個孩子,雖然天生的條件不一樣,但是他在教育場域當中,應該享有所有全部均等的教育資源,有特別針對特教的,特殊的孩子,或者身心障礙的學生,做一些特別不同的設計。」

 

展現地方特色 延續木都文化

共融遊戲場除了有因應需求的無障礙設計,遊戲場內的火車造型溜滑梯,更是融合了在地文化,運用南洋冰片樹原木做為材料,象徵著嘉義「木都」的精神。

嘉義市府體育保健科科長 趙曼妏:「林森國小就位在阿里山的森鐵(森林鐵路)旁邊,學校有很多的家長,或者是校友,都是從事林木,或者是鐵路相關產業的,所以使用了大量的木頭元素跟材料,為統一基底來做呈現。」

 

告別罐頭遊具 實踐平等包容

共融遊戲場的設置,使孩童不需再擔心,因身心障礙或特殊需求,而遭到排擠,無障礙環境的設計,落實了環境友善,同時也讓孩童們學會尊重與包容。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31則報導
2,200則影音
576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9:43

山豬吊禁用? 保育與文化的拉扯

2024-06-10
瀏覽:
2,862
推:
4
回應:
0
8:20

理髮旋轉燈 帶你進入美髮摩登

2024-06-10
瀏覽:
1,998
推:
1
回應:
0
10:00

歷史轉身 蔗田間的軌道記憶

2024-06-10
瀏覽:
1,884
推:
1
回應:
0
2:45

眠月線 沉睡於山林的秘境

2024-06-04
瀏覽:
4,310
推:
3
回應:
0
2:54

視障按摩師 超越偏見的自立之路

2024-06-03
瀏覽:
3,218
推:
0
回應:
0
2:21

走進社區大學 與在地緊密連結

2024-06-03
瀏覽:
3,070
推:
0
回應:
0
3:01

美麗建築成蚊子館 無人管理挑戰

2024-05-27
瀏覽:
4,699
推:
1
回應:
0
2:53

嘉義獨特廟宇文化 民雄騎虎王廟

2024-05-27
瀏覽:
3,521
推:
0
回應:
0
3:00

藝術之後 文物修復的情與理

2024-05-27
瀏覽:
2,979
推:
1
回應:
0

嘉市無形文化資產 隍義堂什家將

2024-05-20
瀏覽:
3,096
推:
0
回應:
0

平等的實踐 共融遊戲場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655篇報導,共12,88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655篇報導

12,88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