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非藍即綠,非綠即藍』 的誤認

文字-A A +A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國家可以因『人』建立也就可以被『人』滅亡,台灣何去何從不是不能改變,而是應該由人民自己作選擇,不該由政黨或少數政治人物或骨灰罈替你做決定。

 

 

 

      評『非藍即綠,非綠即藍』 的誤認    

 

 

『非藍即綠,非綠即藍』雖然大家都這麼說,卻和台灣社會事實不盡相符。

四五十年以前,台灣只分黨員和非黨員,不同的主要是『資源』分配的差異,而資源的分配不均和本省外省有絕對關係。這點可從中南部台灣人的國語普遍不如台北的台灣人標準得到例證。只要是外省人,無論是江西老表還是山東饅頭,都很容易就可以混得一個『老師』的職務,無論他鄉音有多重、管他會不會『北京話』,這些人就在中南部教『國語』誤人子弟。因為地緣關係,什麼樣的台灣學生又變成那個樣的台灣老師,長時間下來就奠定了台灣本島語言上的南北差距。

即使到三十年前,台灣分成黨內和黨外,黨外也就是後來的民進黨,那個時候國民黨還是堅決反共的,反而黨外人士有比較多的左派社會主義思想,仇恨只存在於國共之間,台灣人基本上和共產黨無冤無仇,所謂反共不過是洗腦教育下被污染的結果,人們喪失了自由思考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有識之士在民主自由方面和國民黨不同的思想與言論頓時成為『賣國賊』一般的『暴亂份子』。

二十五年間民進黨快速茁壯,台灣開始有了藍綠的政治分野,所謂藍綠只是根據投票行為的簡單分類,所以後來又出現了泛紫聯盟,可見藍綠之外還有其他顏色,包括紅色,日前就有藍營立委直指某媒體是紅帽工廠,可見紅色在台灣確實存在,而且市場急速成長中。

二十年來,台灣多元社會不停的進步,已經從省籍、黨籍、進步到統獨為主軸的意識型態差異,馬英九上台後,國家認同和主權意識才是爭議和鬥爭的焦點。阿扁連任的2004 年,是台灣危機肇始年,國民黨失去信心嚴重誤判,誤以為將在台灣永遠失去政權。因為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加上阿扁前面四年的口頭台獨,挑起了本來已經『認同台灣』的外省族群無可名狀的危機意識,重新思考台灣、中國、中華民國這個曖昧的三角關係。適逢全球經濟風暴,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工廠和市場,有錢有奶便是娘,統一有何不可的思維如瘟疫般在台灣擴散,其影響之巨大已經和省籍無關、和藍綠無關、和政黨無關,和地域以及行業無關,經濟上的現實利益才是王道。

統獨原本只是台灣政治光譜的兩極,不談統獨、維持現狀,才是台灣最大的政治區塊,這個區塊在2004之後的國共密集合作以及2008馬政府的積極作為下成功的分化瓦解,阿扁的腐敗當然也替這個變化提供了溫床。不少南部果農跟著台獨喊了幾十年,百斤千斤的柳丁外銷中國就可以讓他改口,反共反了一輩子,卻極盡諂媚的擁抱敵人,兩種現象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國家可以因『人』建立也就可以被『人』滅亡,馬英九帶頭淡化兩岸的主權差異,民主自由和國家主權的基本價值敵不過『有中國特色的共產極權極端資本主義』。與其說馬英九有什麼政治理念,不如說他只是在執行馬鶴凌的遺志,骨灰罈上化獨漸統、振興中國、協強扶弱、邁向大同的幾個字才是馬英九治國的最高指導原則。

台灣何去何從不是不能改變,而是應該由人民自己作選擇,不該由政黨或少數政治人物或骨灰罈替你做決定。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1/2/12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落山風

台灣有史以來,就一直在改變,永無沉靜過,以致人心浮動、嗜利、短視--
這是台灣的地理風水所帶來的宿命。唯有「台灣民族主義」的形成方能改觀,期待還有這種時空。

謝明海

如果硬要在台灣人和共產黨之間製造仇恨,就是『為什麼共產黨要將國民黨趕到台灣來』。

歷史無法回頭,卻往往會舊事重演,也因此歷史值得尊重、研究和學習。

國共在中國土地上合作過然後翻臉,如今因為某些各取所需的利益和需求,國共再度合作狀似親密愛人,有一天必將再次翻臉。到那一天,文革和白色恐怖的基因對幹,他們將會如何相互殘害對方的政敵以及同路人幾乎叫人不敢想像。

祝福馬英九。

公民記者 謝明海

謝明海

生命力新聞 有一篇 大暴龍 做屬於「公民」的記者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76433

昨天作了留言:對於『非藍即綠,非綠即藍』的說法,我有意見,將寫一篇來和大家討論。
因此寫了這篇和大家討論。

7

加入時間: 2007.07.22

謝明海

加入時間: 2007.07.22
2,323則報導
402則影音
6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立法院長的資格與職責

2024-05-21
瀏覽:
5,171
推:
38
回應:
0

520 如果是你 你會對中國釋出甚麼善意

2024-05-20
瀏覽:
2,578
推:
2
回應:
0

2024-05-20 讓世界看見台灣

2024-05-20
瀏覽:
3,356
推:
36
回應:
0

面對高齡的自己 你準備好了嗎

2024-05-19
瀏覽:
3,192
推:
2
回應:
0

台灣的第三朵花 阿里山油菊 (俗稱小油菊)

2024-05-18
瀏覽:
2,853
推:
1
回應:
0

看你亂到幾時

2024-05-17
瀏覽:
3,760
推:
14
回應:
0

0L3 我不認識童子賢 我知道他很聰明

2024-05-15
瀏覽:
5,189
推:
20
回應:
0

玩物喪志 是嗎?

2024-05-14
瀏覽:
3,451
推:
23
回應:
0

阿扁應該被特赦嗎?

2024-05-12
瀏覽:
3,292
推:
37
回應:
0

以色列獨立建國

2024-05-08
瀏覽:
3,454
推:
3
回應:
1

評『非藍即綠,非綠即藍』 的誤認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211篇報導,共12,85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211篇報導

12,85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