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流浪動物1》—台北市動物之家流程大搜查
《關懷流浪動物1》—台北市動物之家流程大搜查
【記者羅羅/台北報導】 很多人都知道有收養流浪動物的收容所或是動物之家,但是卻不清楚到底這些愛心機構裡的運作,以及為流浪動物貢獻的工作人員、獸醫及志工們又是經過哪些流程及工作內容來幫助流浪動物。這次就來瞧瞧位於內湖的台北市動物之家,了解收容動物的種種事項。
收容動物有分成民眾送交和環保局捕捉,動物之家的獸醫表示,目前是以環保局捕捉的數量較多。至於收容流程,獸醫說:「狗進來的第一動作就是先掃晶片,看是不是有主人。」接下來便是檢查動物的身體狀況,進行隔離及治療,並拍照製成狗卡,再依動物的性別,分配到不同的籠子。
台北市動物之家為公立的收容中心,動物的居住環境與私立收容所的不同之處,獸醫表示,這邊是以籠子分配,一個籠子大概安排二隻以上動物居住,很多私立的收容所是有一個大空間,把狗為起來,讓狗群體生活。
飲食內容方面,一天餵食兩餐,幼犬是採用幼犬飼料與狗摻雜食用,成犬則以成犬的乾飼料為主食。關於流浪動物的收容天數,獸醫表示:「動保法規定是七天,後來台北市放寬為十天,但是我們現在是盡量不安樂死,除非有重大疾病(傳染病)或是一些狀況不適合被領養或照顧,不得以才會施以安樂死。」
獸醫指出,動物之家安樂死的數量越來越少,但是民眾認養的數量不多,所以造成目前籠舍是客滿的情形。台北市動物之家目前狗的數量大概五百多隻,貓為兩百多隻。狗卡分為三種顏色,紅色代表性別是母的,藍卡是公的,黃卡則是有晶片的狗。貓卡則是沒有區分,一律是綠卡。
獸醫也呼籲主人們能「守規矩」,「希望狗貓都能夠打晶片,都能夠好好照顧,就不會有這麼多流浪貓狗跑出來。」獸醫表示,民眾認養之前,要先想清楚,全家應該先討論過後擁有共識,要有時間來照顧狗狗,經濟能力也要可以負擔。
流浪動物的收容流程表
後記:
這是第一篇在peopo發表的新聞
也是我第一次製作影音新聞
所以議題就選用了我一直以來很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