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新生代系列報導】傳統陶藝新風貌 墘窯傳承三代情
【專題記者/何宜庭、莊雅婷】
騎著單車在嘉義潭墘鄉間的路上,除了兩側隨風搖擺的玉米田,更可以看見羅列的平房都掛著獨一無二的窯燒門牌。而這些繽紛的妝點,都來自在地的侯家墘窯。
侯家三兄弟大哥侯金安、二哥侯春廷、小弟侯吉村於民國八十年開始設計與生產交趾陶藝品,其中二哥侯春廷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因此開啟了與家鄉產業結合的契機。侯吉村說:「我們有兩個部分,我二哥設計完成品之後,就由我來做,我這邊是屬於生產。」而自從開始從事交趾陶事業後,他們也慢慢發現過去這個家族的故事。「開始做了之後就會有那個淵源嘛,為什麼我們會做這個,為什麼會對雕塑有這個興趣,後來才知道原來我阿公也是做這個的。」侯吉村表示雖然沒有見過阿公,但他相信對交趾陶的熱愛是傳承自這位素未謀面的陶藝師傅。 「我們的廟裡面還有一面門神是我阿公畫的,老一輩的人都會說吉村這個就是你阿公畫的。」
早期交趾陶藝多出現於廟宇的脊梁上,主題也侷限於台灣民間故事,也並沒有銷售藝品的通路。顧客都是在廟裡看到喜歡之後,再直接請廠商複製後購買,因此造成了動輒上萬的昂貴價格。侯吉村說:「我們覺得這樣子非常不普遍,因為要有錢人才買得起,可能很多人知道交趾陶但他買不起。」因此墘窯在一開始進行了十分大膽的創舉,把交趾陶設計成A4浮雕大小,以一幅兩千五百元的價格出售。這個舉動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我們那時一個月可以到大概八百到一千隻,做起來也是滿驚人的。」
但好景不常,上市不到兩個月就出現了仿冒品,而且以更低的價格惡性競爭,墘窯被迫重新修正行銷策略。侯吉村嘗試開發新的產品,例如小型、低價的手工陶飾品等等。負責設計小飾品的侯太太說:「包括小朋友來、學生來,他因為預算關係沒辦法買,那就開發這些小東西項鍊、吊飾、別針,讓他可以很輕鬆帶個紀念品回去。」還有,墘窯也設計獎盃並輔以直銷突破困境,侯吉村指出Sound-bite「我們直接去縣政府、市政府或是公家機關問有沒有辦甚麼活動,像剛剛那個獎盃就是。」另外,墘窯也尋求更有效率的廣告方式,例如委託專人設計網站,提高了侯家墘窯的能見度。
選擇留在家鄉發展事業的侯吉村也認為,墘窯的交趾陶藝術品必須為社區帶來回饋,因此他積極考取社區規劃師的執照,並與住戶合作。包括邀請小孩、老人親手做出門牌,再進窯燒製,形成了潭墘村獨特的風貌。侯吉村還會到附近的學校授課,其中蒜頭國小潭墘分校就利用早修的自習時間,讓學生體驗捏陶的樂趣。教務主任曾鈺銘說:「我們是希望說一方面小朋友可以學到交趾陶的基本技巧,一方面也再次認識說地方上確實有這個產業,再經由學習了解到墘窯存在的價值。」
侯家墘窯不只成功創造了傳統藝術的新風貌,更重要的是它延續了地方產業後,以全新的方式重新與社區結合,為小小的潭墘村帶來美麗以及人情的溫暖。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