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搶救台灣技職教育!」公聽會
時間:102年3月29日上午九點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八樓801會議室(台北市中山南路1號)
主辦單位:台灣教授協會
台灣教育改革促進協會
立法委員柯建銘國會辦公室
立法委員鄭麗君國會辦公室
立法委員蔡其昌國會辦公室
主 持 人:台灣教授協會 呂忠津會長
台灣教育改革促進協會 黃適卓理事長
立法委員柯建銘
立法委員鄭麗君
立法委員蔡其昌
前言
近年來,台灣飽受產業人才供需失衡的衝擊,一方面產業界面臨高階研發與技術人才不足,導致缺乏創新研發,產業升級緩慢的困境,另一方面大專院校畢業生的失業率卻為各階層中最高,而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教,在主事者的怠惰下,將強力衝擊技職教育體系,再加上大專院校學術評鑑單一化,壓縮了技術型大學及技職教育體系發展,將使得國內人才供需失衡越來越糟!
十幾年來台灣廣設大學、研究所的政策下,從1997年時114萬大學畢業生、11萬碩博士,至今日,已有100萬人擁有碩博士學歷,大學學歷者更高達420萬人,且每年仍以6萬名碩博士生的速度增加中,而產業需要的基礎技術人才則逐年大幅遞減,據統計五專畢業人數自2001年的34232人降至2007年的18919人。這現象即是造成高學歷失業者眾,而企業卻找不到可即時上線工作的高職或專科畢業生的關鍵。
雖然去年教育部比照頂尖大學五年五百億計劃,提出三年兩百億「技職教育再造方案」,政府並大肆宣傳,但實際上僅由教育部勻支三億元辦理。而2014年即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教的政策目標之一是讓國中生能適性升學,不要一窩蜂去讀普通高中升大學。但目前馬政府強推的十二年國教方案,對國中升高職只提出樣板性的適性輔導手冊及考取証照在比序時加分等看不出任何效果的做法。這種將十二年國教設計成為以升普通高中為主要思維的國民教育,是否會更加惡化青年失業問題並加速消滅技職教育?台灣的教育危機也是全球化下的教育危機,如何打破既有的教育科層框架,化危機為轉機?又如何以亞洲戰略思維,擬訂具國家戰略價值的教育政策,以解決國內教育資源的配置及國內外人才的流動?以上議題均待公眾的關注與討論。
討論題綱:
一、 目前教育部「三年兩百億技職再造方案」是否可以解決產業缺工與高等人力失業問題?國家如何發展技職教育?
二、 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教升學制度」對台灣技職教育未來有何影響?技職教育是否會被排擠得更嚴重?
三、 面對職業多元化、人才需求國際化,而國內就業越來越困難,普遍低起薪、高失業的社會危機下,我國以科層制度的教育行政組織應如何改革以因應未來的社會需求?
出席名單:
政府機關代表
教育部
次長 陳益興
青年署副署長 施建矗
青年署綜合規劃及生涯輔導組組長 蕭智文
青年署秘書室專門委員 張春蓮
國教署高中職組組長 李秀鳳
技職司副司長 饒邦安
技職司專門委員 謝淑貞
綜合規劃司科長 張靜瑩
國會聯絡組執行秘書 陳清溪
經濟部工業局主任秘書 邱求慧
國科會
副主任委員 孫以瀚
綜合處處長 陳宗權
勞委會職訓局
副局長 賴樹立
職業訓練組專門委員 陳世昌
就業服務組科長 吳淑瑛
中央研究院秘書處主任 羅紀琼
產業及公會代表
台北市電腦公會
總幹事 杜全昌
法務長 黃益豐
高級專員 廖專崇
台灣區電信工程工業同業公會
理事長 謝聖言
總幹事 吳進利
職業工會代表
全國產職業總工會理事長 鄭火賜
桃園縣職業總工會理事長 楊峰苗
家長社團代表
優質教育聯盟總召集人 陳崇良
台灣教育改革促進協會秘書長 呂朝福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12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 謝國清
台灣小留學生家長協進會秘書長 黃育旗
藝術家 邱顯洵
教師社團代表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
副理事長 黃耀南
理事 蘇恆誠
秘書長 黃文龍
台灣教師聯盟副理事長 吳麗慧
學校代表
屏東科技大學教授兼主任秘書 劉英偉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校長 連信仲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校長 賴振昌
馬偕醫護管理專校校長 陳漢湘
學者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許文堂
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助理教授
前台北工專電子工程科科主任 錢文南
影片清單
相片播放
台灣教育危機系列(一)~ 「SOS!搶救台灣技職教育」公聽會
聲明稿
(一)政府在觀念上應作多元宣導,轉變學生及家長對技職生是二等生的錯誤認知。
目前社會上普遍產生技職生是二流學生的錯誤認知,人才加速往學術研究方向流動,以即時就業為目標的技職體系吸引不到優秀人才,對於中小型與在地產業發展產生極大衝擊。被大量培育的普通高中、大學生畢業後卻無法即時就業,更加深原本家庭之經濟負擔,且延後年輕人結婚生育之時程,使少子化更嚴重。
十五歲的國中生在人生的歷練有所不足,均仰賴學校老師的意見來判斷。但絕大部分的國中老師,均來自師範或高教體系,對技職教育沒有深刻的了解,甚至因傳統觀念的錯誤認知,間接的把技職生做為二等學生的評價定位,而誤導學生的判斷。
(二)政府應全面檢視教育制度,將技職教育精神全面融入於國中及國小的教育中,讓學生在分流前深入了解自己的性向,以利輔導學生分流。
十二年國教政策,除減輕家長學費負擔外,對於技職教育面臨的危機欠缺配套思考,技職崩壞問題沒有配套解決,似乎只有輔導手冊與只在比序分發時考量證照。而目前的國中教師結構主要仍來自師範與高教體系,並非職場經驗者。恐無足夠輔導能力。
(三)重新檢視教育資源分配,普通與技職比重應合理調整,並落實預算有效合理運用。
政府僅知搞百億鉅資的頂尖大學以進入百大而沾沾自喜,完全缺乏國家人才需求評估與相關政策規劃!高職與專科教育之目標不清,坐視技職教育成為「夕
陽教育」、「小菜教育」,不顧數十萬家長之期待,無視數十萬技職學生之前途。
政府不重視技職教育:我國高等教育中,綜合大學與技專院校的比例約為2:3,但普通教育與技職教育的經費比例卻為68:32,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五年五百億的專案教育經費主要挹注在少數綜合大學。而教育部三年二百億技職教育再造方案目前執行落後,第一年僅編列3億,恐流於無法兌現之空頭支票,無視教育樹人之百年大計。政府應重新檢討教育資源分配的合理性,不應放任台灣的技職教育繼續崩壞。
(四)政府應重新檢視教育評鑑制度,落實技職教育評鑑。
不僅國中教育端有問題,目前科大、專科的技職教師也不見得懂技職教育。現行的評鑑制度與科大政策,迫使技職體系大量聘用博士教師,但博士教師普遍沒有實作能力,故對學生的實務訓練無法落實,只能要求學生做理論探討,技職體系的研究生變成追求SCI、SSCI的學術論文發表,完全違背技職教育的目標。
(五)降低產學落差達成學用合一
技職教育校方在課程規劃上,應強化學生實習,學校不能再以傳統升學思維來思考,應專注於技術深耕學習,訓練學生實作能力,技職師資也需要更新再訓練,才能緊扣產學合作方向,培育學生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關鍵人才。
(六)教育部應全面檢討改革,提出願景進行組織重建。
教育部已成為財經、交通、國科會等之附屬部會,內閣執行短期政策之工具,缺乏長期之國民人才發展養成之長遠視野。我國教育部內部官僚組織過於陳舊,欠缺積極遠景,僅知分類管理。教育部各單位及所屬機關(構)都必須全面進行組織重建。
台灣教授協會 技職教育工作小組
呂忠津教授 台灣教授協會 會長
許文堂教授 台灣教授協會 副會長
黃適卓教授 開南大學 副校長
賴振昌教授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校長
陳俐甫助理教授 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
羅承宗助理教授 崇右技術學院財經法律系 系主任
錢文南教授 前台北工專電子工程科 科主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