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達導致古童玩沒落?
現在大部分人們所喜好的興趣都偏為電子產品,己對古時的童玩帶點了模糊印象。我們希望能透過拍攝紀錄片方式讓它保存下來,讓接觸過的人能再找回小時童玩回憶,沒有玩過的人可以欣賞。許多人事物及文化隨著時間而不斷的在改變,不少文化都消失在歷史的塵埃裹,我們無力阻止文化的消失,但卻可以給予一個方式而保存下來,不讓這一切消失的無影無蹤。
我們從【失落的百工】這部影片裡發現台灣有許多傳統手工產業都在慢慢地消失,社會上卻很少人願意花時間用心思考去保存維護它,不知道有多少傳統產業己在政府與社會漠視之下消失了,則這是四位學生花了一年記錄台灣將失傳的百個工作,他們不畏艱辛,走過臺灣各地,或許這該是我們學習的地方。
為什麼要紀錄古童玩呢?目信大家小時候的樂趣就是與童玩度過,即時沒有玩過全部童玩,但也稍稍的帶點印象,不管體驗哪一種童玩都有代表心中的意義與樂趣,而隨著年代的變遷,以目前來看,大家尋找樂趣的方式己漸漸改變,甚至被3C產品(如﹒電腦)給取代了,童玩文化因此而沒落,為了找回當初的感動與童年樂趣,因此我們將藉由這一次專題製作機會來拍攝古童玩紀錄片,同樣的我們將不畏辛 苦,尋找台灣最具有代表的童玩,就是希望在未來看到己經即將消失或己消失的童玩文化,並找回當初帶給我們的童年時光,或許往後當 後世提起間說是否有這些東西時,我們是可以很大聲的說,我們不但 看過、體驗過,我們也曾經紀錄過、了解過,希望讓傳統童玩文化能有另一種方式保存下來,也讓許多人回憶在其中。
童玩只是傳統文化的其中一種,期許藉由拍攝古童玩紀錄片能使社會大眾重新對維護傳統文化產生或找回熱情,或許我們無力阻止文 化的消失,卻能夠在文化即將消失前,利用不同的方式再把它保存下 來,或許有天無法將實際的童玩而保留,但我們利用了媒介方式拍攝 影片及商品,讓後世也能了解童玩在台灣也曾經盛行過美好事物。
公民記者 黃書廷 蘇傳凱 廖敏男 郭幸鴻 綜合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