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私塾週記] 第二週:育苗與水管理 97.02.16
壯苗七分收
育苗是插秧前的重要工作,而苗的強健與 否更是能否順利收成的關鍵;幼苗若是過於孱弱,插秧後很快地便拼不過生長力旺盛的雜草,吸收不到養分。如果幼苗在養成階段就具備強健體魄,便可彌補生長力 遜於雜草的先天不足。所謂「壯苗七分收」就是說苗育得好,等於有七分收成了,剩下就靠田間管理的部分。
大部分的農民並不自行育苗,而是直接向種苗商購買秧苗,時機到了之後直接以機械插秧。然而,一般種苗商為了量產,同時便於機械插秧後不需補插,而採取高密度種植,一片秧苗播種300至400公克,因此幼苗都是在通風不良、陽光不足的環境中成長,溫度較高易生蟲害, 同時也無法盡情的行光合作用,不免體能和免疫力較差,也就難以抵抗往後的蟲害和風災。成苗通常僅能長到3葉、約10公分高,需依賴農藥或肥料才可能順利收成;自然農法培育一片秧苗僅播種100到120公克,但成苗有可能長到5葉、約15公分高,本身體魄比較強健,面對颱風不至於一蹶不振。
選擇優良的種子
自然農法強調自行採種、留種。自行留種可以讓植物一代代地逐漸適應當地氣候、土壤、水文環境,自然發展出更優良的品種。有了健康的種子,再配合上良好的育苗環境,給予足夠的生長空間和適當的條件,如此便可培育出強健的秧苗。
以下是黎醫師根據自然農法的原則,累積了數年的實驗心得和經驗:
鹽水選
說明:種子內外殼間藏有許多細菌,在挑選種子時以內外殼間隙較緊密者為佳。
方法:將預備作苗的榖粒放入比重1.2左右的鹽水中(能讓生雞蛋浮起的程度或直接購買比重計來測量),浮在水面者淘汰,下沉者勝出。
注意:選出的種子盡快過冷水(KC碎碎唸:不然會鹹死,只好拿去煮鹹粥了)。接著進行溫湯處理。
溫湯處理
說明:以溫水殺死種子中的細菌
方法:將穀粒放入55度C的水中並加以攪拌,過程中需視情況加入溫水以維持水溫;7分鐘後撈起放入冷水冷卻之(今年會實驗60度C:7到10分鐘),從鹽水選到溫湯處理完成最好在30分鐘內完成(原因我沒聽仔細,待補)
注意:種子泡溫泉別燙傷了(KC碎碎唸:不然只好煮成稀飯)。
催芽
說明:種子本身具有刺激發芽的酵素和抑制發芽的酵素,前者不溶於水,後者溶於水
方法:將溫湯處理完畢的榖粒盛裝到可過水的袋中,置於溪水中(雪融水或流動的水亦可),讓抑制發芽的酵素溶解,之後需每日查看榖粒的發芽情形,若發現胚芽鼓起裂開,就是播種的時機了。若等芽冒出來就太晚了,移動時容易使芽受傷。
注意事項:期間長短視水溫調整,浸泡一兩週至一個月不等(原則我又沒聽清楚,待補)。
進行穴盤育苗
一般育苗有直播和苗盤作苗兩種。
直播是指直接在苗田裡播種,等苗長成之後再將苗株移植到田裡,但是此法比較不容易控制水分、陽光和溫度。
大屯溪這邊採用苗盤作苗。穴盤內?的土是前一年收割後的田土,經曬乾後裝袋備用(?見第一課「水稻的育嬰房」)。種子發芽後,在每個穴孔的土床上平均灑入三至五顆種子,再覆上少量田土,便完成播種,靜候抽芽。
上個禮拜大家為了將?碎的土?進穴孔(孔徑約1公分,只能?到半滿)真是花招百出,有人先一律填滿,再用迷你掃把挑出一半,也有人像做菜灑鹽巴逐孔灑土,還有人像擲骰子賭香腸,動作豪氣但事倍功半,總而言之,我們人仰馬翻地完成了120盤。
沒想到事隔一週便出現了神奇法寶,由舞龍先生匠心獨具研發而成,他將拼圖地板依穴孔口徑剪出一個個的圓餅,塞入穴孔,剛好到一半的高度,就完成了標準模盤A,然後將土填滿,再將一般穴盤B準確無誤地蓋在上面,瞬間上下翻轉後將標準模盤A的土拍入B穴盤內,就可以毫不費力又精準地完成,大概可以省下九成的時間與精力(舞龍兄,真的可以趕快去申請專利了!)。
PS:
1. 本週還沒有進行到播種,因為種子還在泡冷泉中。
2. 這次上課又遲到,所以水管理的部分漏掉了。日後再補。
3. 97.03.02 後記:
感謝舞龍兄的留言補充說明如下:
「那個AB盤不是我做的啦
是前一天我去農莊裝土的時候有提出這樣的構想
可是我也還沒具體的做法
結果那天惠雯爹就做好拿來了
他應該是前一個禮拜就想到吧
"從鹽水選到溫湯處理完成最好在30分鐘內完成"
因為外殼到胚芽之間有一個孔隙泡水超過一個小時後會打開
以啟動種子的發芽機制
這時候熱水或鹽水就會傷害到種子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