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軟陶教母 「陶」氣當家

2008/03/03 05:00
6,521次瀏覽 ・ 0次分享 ・ 3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1【記者洪士雅/北縣報導】「我想專心做創意,一直做到眼睛閉起來才可能停止;能掉在自己的創作裡是幸福的,那是一種享受。」原是國中家政老師的鄭麗香在朋友的介紹下接觸軟陶,並花了一年的時間研究軟陶的特殊玩法,軟陶豐富的變化讓擁有深厚捏塑基礎的她笑說,軟陶是所有曾接觸的土中,讓她沉迷最久的一個。

鄭麗香從小就喜歡手工藝,國高中都念專科,再保送文化大學家政系,畢業後即任職國中家政老師。大約十四年前,因為先生身體不好,還有孩子及房貸的問題,鄭麗香便想要多兼一份工作,但她只有手工藝這項專長,所以決定以手工藝創業,就在朋友介紹下,接觸由國外引進的軟陶土。

軟陶土本身就有顏色,所以作品不會因摩擦而掉色;它也不同於其他陶土暴露在空氣中就會變硬,軟陶土不會變硬,所以不會浪費材料;它也只需要一般家用烤箱來烘烤,在攝氏一百三十度就會變硬。軟陶最大的特色在於拼湊「花條」,拼出多種款式的花樣,一樣作品需要很多花條拼湊成。

軟陶易於創業,小孩大人以及老人都適合來玩;也有台大醫生利用軟陶作心理治療。軟陶作品小至飾品,大至一幅畫或雕塑;「講土的話什麼價值都沒有,作品卻很有意義。」


鄭麗香喜歡看美的東西,任何展覽她都喜歡看,從中去引發創作的靈感。她最喜歡的作品是一個「苗女」人偶,因為她偏愛做人形,到大陸昆明教學也讓她喜歡上豐富的民族色彩;鄭麗香花了一個禮拜才完成苗女人偶,她先捏好人形的架構,就進烤箱烤一次,接著讓人偶長肉,再穿上衣服,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烘烤。作品眾多的她,對於剛完成的作品都很滿意,「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看膩,好像又不夠滿意」,又重新思考還要再做什麼,對自己的作品要求甚高。

今年五月鄭麗香受佛教團體邀請到日本教學,藉由軟陶與日本人做交流,她在日本看到許多私人美術館,雖然不大,卻很有格調,擁有各種不同風格,不禁感嘆雖然台灣文建會提倡手工藝,但卻沒人支持手工藝者精益求精,「我很多學生一到五要做作品,六日去外面擺攤,我覺得真的很辛苦」,尤其台灣作品模仿快,使得成品互相削價,造成很多人沒有適當的地點,就不敢發表作品。

鄭麗香希望台灣也有個美術館可以專門發表軟陶的作品,美術館內再設立一區,審核好的作品集中發表販售,「我覺得台灣現在看不到好作品,要多看,作品才能提升」;若由創作者自己販售作品,市場競爭將使作品以商業取向為主,會抹煞創作者的創意,有個集中固定的販售地點,可以讓手工藝者專心於創作。

位於新店市華中街的「卡蜜兒軟陶」工作室成立了十二年,鄭麗香除了教學也賣軟陶土,並研發了很多周邊的配件和工具,以低價賣給有需要的學生。鄭麗香秉持學校的教育理念,保有老師風範,「我絕對不隱藏技術,也不會藏私」,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想創業的人,曾經有日本及香港的學生遠道而來向她學習,「可以說台灣很多老師是從這邊出來的。」她曾到大陸昆明、馬來西亞和日本推廣軟陶,以及在文化及實踐的文化推廣中心教授軟陶。

軟陶在歐美盛行,鄭麗香在出版第二本書《軟陶創作之美/進階創作》時遇到瓶頸,便加入了美國的協會,參加每年一次的研習營,「在台灣的時候,大家都說鄭老師的作品很好、很棒,到了國外我才發現,我的作品還差人家一大截」;鄭麗香的書也風靡大陸,被訂為小學生的美術教材,甚至每年舉辦軟陶創作比賽。

反觀台灣,鄭麗香認為台灣沒有「好的舞台」讓創作者發表,舉辦展覽及成立美術館都是對台灣軟陶推展的期望,「我們需要一個固定的地點來展示作品,也讓國外可以看到我們台灣的軟陶作品。」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