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變「活」 關渡新視野
【林佩儀/台北報導】 這一天,博物館裡的展覽品變得栩栩如生,牠們不是再被關在櫥窗中的歷史文物,或是生物化石、美術雕像,而是一群有生命、有活力的展覽品。在館中,海岸林、紅樹林、過境的候鳥、青蛙和招潮蟹等,都是供人們觀賞與學習的最佳模型。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的師生,為了迎接五月十八日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提前一天於關渡自然公園舉辦「Look!博物館在這裡」慶祝活動,藉由這塊台北市珍貴的最後溼地,讓博物館「活」了起來。
「這裡就是一所活的博物館,鳥類自由飛翔、孩童可以在草地上自由奔跑,讓同學不只是透過建築物裡的幾個物件,而是運用活教材,讓學生更愛土地和環境」副教授劉婉玲說。目前就讀研究所的一年級學生楊敏慧則表示,「濕地中生物活的保存、活的收藏,和博物館中讓標本恆溫恆濕不易腐敗的概念是相同的。」
活動總召集人葉宜芯表示,今年在選擇活動主題時,因為注意到自然環境的劇烈變遷,及世界暖化的嚴重性,師生因而開始共同思考:如何將博物館對人的愛與自然結合?大家突發奇想,覺得博物館不一定要典藏死的標本,打破過去對博物館一板一眼的觀念,讓民眾知道博物館其實可以就在身邊。
關渡自然公園成立於一九九六年,現由臺北市政府委託台北市野鳥協會經營管理。劉婉珍說:「在聽過了這裡從無到有的故事,讓我很感動,台北市居然有這麼一個了不起的地方,那一定要讓全台灣的人都知道。」
園區面積共五十七公頃,這麼大一塊肥沃的土地,曾經一度成為濫倒廢土者的天堂,在經過各界保育人士不斷努力催生下,才說服台北市政府規劃此區為關渡自然公園。劉婉玲認為,雖然園區缺乏經費及人力,卻能藉由愛護大自然的心,將這裡保存下來
五十七公頃的保育園地,擁有珍貴的濕地資源與天然環境,為東亞大陸邊緣候鳥遷徙的重要駐地,特別是雁鴨科與鷊?鳥類的主要度冬區,歷年來有多達兩百九十種的鳥類累積紀錄,為國際鳥盟列屬重要鳥類棲息地(IBA)之一。
園區內部規劃分為保育核心區、戶外觀察區、主要設施區和永續經營區。保育核心區是不對外開放的管制保育區,但可從園內的自然中心對外眺望,觀察以池沼、草澤、泥灘等環境構成的生態環境。在戶外觀察區分為東南賞鳥廣場、西南賞鳥廣場、堤防區和關渡自然保留區,民眾可以在枕木步道上觀賞紅樹林生態及泥灘地活動的鳥類。主要設施區有六大區域,親蟹觀察區是其一大特色,在春季到秋季的退潮時,在《親蟹平台》上可以觀察到不同蟹類的洞穴及其有趣的覓食行為。在永續經營區內,人工的「發現心溼地」為一處溼地功能的戶外教室,猶如天然汙水處理場一般,可以淨化河川水質、增加溼地入流水源,創造多樣的棲地環境。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周功鑫說:「在台北有這樣一塊福地,收集這麼多珍禽,是我們的福氣。」(照片由記者林佩儀拍攝)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