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還是環保?思樂樂劇團演出兩難抉擇
【記者陳宗瑋、劉漢東/台北市南港區報導】思樂樂劇團以戲劇促進社會對話,作品《蚵田啟示錄》深刻探討了台西縣石化工廠擴建背後的經濟與生態矛盾,故事圍繞三位兒時好友的重逢展開,當地工廠擴建計劃雖帶來經濟繁榮,但也對養殖業和居民健康構成威脅,劇中角色們在擴廠說明會上展開激烈辯論,觀眾則以角色扮演和投票方式參與抉擇,從而直接感受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衝突。
思樂樂劇場的執行長曾令羚,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碩士,,雖然學習背景為森林相關領域,但她在求學過程中發現自己想要做與社區營造有關的事情,因為這樣的理念,接觸到社區劇場後,發現劇場是一個在溝通不同人的想法、做法良好的軟性工具,進而進入戲劇的領域,成為了劇場與應用戲劇領域的資深工作者。2014年,因太陽花學運與鄭捷隨機殺人案等重大社會事件引發對政治與公民責任的深刻反思,曾令羚結合戲劇、社會科學與公民教育,為思樂樂劇團注入新的方向。劇團開始推動如《蚵田啟示錄》與《ㄎㄧㄤ!青春變奏曲》等作品,透過互動式劇場的形式,深入探討社會議題,啟發觀眾對社會現象的思考與省察。
從社會議題到教育劇場的創作萌芽
執行長曾令羚表示,社會在討論公民議題時,常因缺乏理性對話和同理心而陷入僵局,人們多從自身立場出發,忽略他人感受,戲劇的特點在於提供多元視角,這對公民議題討論極為重要。思樂樂劇場運用教育劇場方法,結合戲劇形式與教育目標,透過特定議題激發參與者的情感與經驗。劇團的演教員具備劇場及教學專業,通過互動式戲劇和情境模擬,引導高中職學生探討社會議題。在參與過程中,學生透過角色扮演融入劇情,學習從他人角度思考。教育劇場不同於傳統教育,不設標準答案,而是為學生創造安全自由的表達空間。曾令羚認為,唯有站在對方立場理解感受,才能展開真正對話,實現公民教育目標。
2014年,思樂樂劇團的首部作品《蚵田啟示錄》便直指台灣社會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靈感來自國光石化開發案,劇情設定在台西縣,當地石化工廠為應對全球化競爭計劃擴建,但隨著工廠帶來經濟利益,也對養殖業與居民健康造成威脅,故事透過三位在村落成長的好友,於擴廠說明會的重逢,展開一場關於永續發展的辯論,深入探討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的衝突。
此劇透過角色間的衝突,讓觀眾可以藉由角色扮演和投票等方式,參與劇情發展,觀眾在體驗角色衝突,同時換位思考,並提出決策方案,整個演出分為四個階段,引導階段如:破冰遊戲和對石化產業的基本認識;幫助學生放鬆心情並快速融入小組氛圍,例如,設計與石化產業相關的趣味問答或簡單的角色扮演,像是哪種日用品是石化產業的衍生品,讓學生以輕鬆的方式初步了解石化產品在生活中的應用 。
體驗階段中,學生通過演出過程與提問互動,參與角色扮演,並進行投票決策,例如,參與者可能會模擬成石化企業的經理、環保團體代表、消費者或政策制定者,分組扮演不同角色並面臨相應的挑戰,例如,石化企業經理需要考慮如何平衡經濟效益與環境影響,而環保團體則試圖說服消費者選擇更環保的產品。
反思階段則是討論與填寫問卷,比如學生可能會針對石化產業提出「石化產業是否有更環保的替代方案?」後續延伸階段如:團員帶領學生討論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與延伸教學,如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或循環經濟的概念,幫助學生全面認識石化產業的現況及未來鄉村發展方向。
這一議題的選擇反映了劇團對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的深度關切。
氣候與綠能開發的衝突與共生
思樂樂劇團的創作過程開始於深入的議題研究和田野調查,力求使劇作內容更貼近真實生活,例如,2023年在創作第三號教育劇場作品《木瓜村的日光》時,劇團圍繞氣候變遷和綠能開發等議題展開深入探索,他們會邀請劇組成員,包括演員、導演及編劇,一起進行實地訪問,他們會與安裝太陽能光電板的地主、光電板製造商,以及選擇不安裝光電的農漁民進行訪談,甚至接觸當地的文化人士與環保運動者,
劇中每位角色對於鄉村發展、氣候變遷與綠能開發皆有不同的觀點與立場,例如,是否應在光電開發前與村民充分討論?經濟發展是否應被擺在首位?這些問題反映了許多正面臨淨零轉型與綠能開發挑戰的農漁村現況,透過角色間的對話與衝突,劇團得以從多重視角理解議題背後的利益糾葛,並將現實中的矛盾轉化為戲劇張力,使劇情更貼近生活,故事的核心圍繞村民對光電開發的不同立場而展開,支持者認為,光電開發是村莊發展的契機,能為當地帶來更多資源與機遇;反對者則擔心開發會破壞自然環境與村莊文化根基,這些分歧逐漸蔓延,成為木瓜村的一大考驗。
劇中的小朋友以村民身份參與討論,他們聆聽支持開發者對經濟發展的期待,也了解反對者對環境保護的堅持。透過這些對話,小朋友逐漸認識到,這是一個涉及環境、社會與經濟多層面的複雜問題。故事中的關鍵角色──文蛤仙子,作為木瓜村地方信仰與自然的象徵,承載著對村莊未來的憂慮,當她得知光電開發計畫即將實施時,表達了對自然與人類和諧共處的擔憂。她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啟發小朋友思考:在人類發展與自然保護之間,該如何找到平衡?這些疑問成為劇情的核心,引導角色與觀眾一同反思。
曾令羚指出不同地區小朋友關注的議題各有差異。例如,漁村的孩子更關心光電板對魚塭或文蛤的影響,而其他地區的孩子則多聚焦於與人相關的問題。有一次演出中,有小朋友問到光電開發是否可能是詐騙,劇團隨即轉換話題,討論如何辨別詐騙。執行長認為,這些差異反映了孩子與當地自然或人文環境的不同關聯。年長學生通常提出關於氣候變遷或太陽能的問題,而年幼孩子則更在意生態與動物,以互動戲劇探討氣候變遷與職涯抉擇
以互動戲劇探討氣候變遷與職涯抉擇
思樂樂劇團還涉足教育領域,通過互動劇場形式,讓學生群體更加深入了解氣候變遷與生涯選擇之間的關聯,近期特別是針對年輕人的互動戲劇作品《世界公民的愛情練習題》,將氣候變遷、地方創生等全球性議題與愛情和生涯規劃相結合,這種以互動劇場為形式的教學法,讓學生能夠通過角色扮演深入理解問題,在講座中,每位學生會拿到一份劇本,與旁邊的同學一同扮演一對即將畢業的情侶角色,他們的角色設定不僅限於情侶,還設計了特定情境如:兩人正面臨畢業後的生涯選擇,並且要在地方創生、農地重整等背景下考慮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劇本設定其中一位情侶將進入綠能公司工作,參與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的開發,而另一位則可能更偏向留在農漁村,支持傳統的農業模式。
這樣的情境營造出現實中可能遇到的價值觀衝突與情感張力,讓大學生通過代入角色的方式感受到能源轉型的具體影響,雙方角色對彼此職涯的選擇抱持著希望,卻因對未來生活和對社會的貢獻理念不一致而發生分歧,形成關係和價值觀上的矛盾。這不僅讓學生思考職涯選擇如何與個人價值觀契合,更提醒他們: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不僅是政策問題,還深刻影響著他們將來的生活環境及彼此的相處方式。
透過這場以情感故事為主軸的戲劇體驗,思樂樂劇團希望激發學生對氣候變遷議題的認同感,引導他們理解個人職涯決定背後的社會責任,並鼓勵他們從自己的專業出發,思考如何為社會的永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思樂樂劇團的創作過程不僅關注社會議題,也注重觀眾的參與與反思,他們並不希望提供單一的答案,而是透過不同角色之間的衝突,引導觀眾自行探索與思考。這種開放的創作與演出形式,使得思樂樂劇團的作品在教育與社會討論層面上均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未來展望:推動社會變革與永續發展
思樂樂劇團計劃透過戲劇持續推動環境、能源轉型、氣候變遷等社會議題,並與社會組織、學校和社區合作開展互動式劇場與講座,劇團希望創作更多能引發社會討論與行動的作品,像是探討氣候危機與職涯抉擇的關聯,引導觀眾思考個人選擇如何影響整體社會的《世界公民的愛情練習題》,同時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創作環境。
執行長與團長表示:「我們希望一直開心地工作到八十歲,持續創作有影響力的作品。」劇團不僅致力於對外推動社會變革,也重視內部工作環境的健康發展,特別注重團隊成員的經濟穩定與身心健康,他們相信,唯有在舒適、互助的環境中,成員才能持續創作,實現團體的永續發展。
採訪側記:
這次特別和執行長曾令羚與團長蕭於勤約在台北做採訪,團長、執行長相當熱情的與我們分享,如何透過戲劇向觀眾傳達環境、能源轉型、氣候變遷及公民責任的議題,希望我們不管以後成長到哪個階段,都能和團長與執行長一樣,保持自己的初衷,切勿遺忘自己也是身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動容且難忘的訪問。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